中国江苏网2月26日镇江讯 (金贡源)2月23日上午,记者在镇江京口经济开发区的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铝箔车间看到,几位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并戴着口罩的技术工人,正紧盯操控台上的屏幕,监控着一台台数控铝箔冷轧机运行情况;而在车间一旁,在后台控制系统指令下,一个可容纳2万多个仓位的全自动智能高架仓库,也是一片繁忙装发货景象。
鼎胜新材是该开发区最大的外贸出口型企业,春节期间不间断连续生产,目前产能已恢复到90%以上,其生产的医药铝箔为中金玛泰、荣华彩印包装、顶正包装等医药包装厂家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强后盾。鼎胜新材总经理陈魏新信心满满的表示,“今年公司既定的生产目标不变,随着产能全部恢复及在建项目全面复工,镇江工厂销售超百亿应该没问题,泰国工厂也将全面投产。”连日来,公司外贸部员工紧盯市场信息不放手,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及时向国际合作伙伴,通报国内的疫情状况,赢得了大量外贸订单,国外市场非常红火,不少订单已排到二季度。
爱励铝业(镇江)有限公司则是区域内一家美资企业,于2月10日正式全面复工,公司政府关系总监郜森告诉记者,“我们不仅第一时间复工,而且95%以上的员工已经到岗,熔铸、机翼板等车间生产线全部开动,复产率达到了100%。”作为全市重点产业项目,爱励熔铸车间扩建工程正在待命,待外协工人安全到岗后,将于2月底前开复工。另外,针对复工中爱励遇到的公辅原料运输问题,开发区按照“特事特办、从简从快”原则,安排专人迅速对接,及时开具运输“路条”,协调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后续公辅原料运输供应通关“零延时”,提供最基础、最靠前的保障。
记者注意到,鼎胜、爱励只是京口经开区外贸和外资企业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尽全力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定信心尽快恢复产能的一个缩影。京口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恒可表示,作为京口对外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开发区去年出口额达4.03亿美元,实际到账制造业外资4608万美元,出口总量和外资实绩在全区均排名第一。全市企业延迟复工通告下达后,开发区努力克服困难,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按时按约、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订单,着力稳定外需,促进全球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畅通。
截至目前,京口经开区8家重点外贸企业、4家外资企业复工率100%,正在抓紧全面复产,随着物流运输大面积恢复,产业链供应将逐渐复苏,企业产能也将快速恢复。作为最早一批申请复工的外贸企业,镇江市明诚管业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提升产能,“目前产能比预期有一定降低,但经过这段时间调整,保持去年同期水平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会实现正增长。”公司总经理孙云飞说到。港资企业江苏瑞恒中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复工至今,已有30余名工人到岗生产,继续以高品质的液晶屏供给各大光电产品、数码产品客户,目前企业产能恢复到50%左右。
疫情之下,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如何稳外贸稳外资?京口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魏晓曦介绍,开发区一方面积极落实上级出台的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及时出台了《京口经开区“惠企”十五条》《抗击疫情“政策包”》,免费为外贸企业提供法务线上法律指导,对上半年出口正增长规上工业企业予以奖励;定期开展外资企业走访服务,密切跟踪重大外资项目进展。春节前,爱励增资项目到账外资500万美元,实现首月“开门红”。“疫情影响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企业必将迎来恢复性发展,预计全年开放发展指标将保持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