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4日镇江讯 (曹德伟)聚力项目建设,全市投入100多亿元,在市区范围内实施70余个城建项目;改造乡镇内部供水管网近20公里,新建燃气管道12公里;句容、扬中、丹阳、丹徒等荣获一批“国”字荣誉……12月24日上午,镇江市召开第三场“发展高质量,奋斗‘镇’当时”城乡建设发布会,一大批民生建设成果发布,城乡建设开创一番崭新格局。

老旧小区改造,受益居民1.5万户
“市委、市政府投入了100多亿元,在市区范围内实施了70余个城建项目,一大批项目的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市人防办主任宇文家胜说道,其介绍,今年一批城市主干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
镇江市区上世纪90年代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700万平方米,这些小区普遍存在建筑功能老化、基础设施缺失、管理水平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群众要求改造的愿望强烈。“从去年起,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145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将老旧小区打造成‘安宁、洁净、优美、祥和’,人们诗意栖居的温馨家园”。宇文家胜告诉记者,今年镇江继续对老北门、绿竹巷、剪子巷、石头巷、城隍庙、中山东路2号和梦溪路沿线小区实施成片改造,受益居民近1.5万户。
此外,聚焦改善老旧城区居住条件,市区实施棚户区改造近33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近4000套,完成危房和空斗墙房屋解危近7600平方米,改造1万平方米街巷,整治10个积水区,对近8000平方米直管公房进行修缮,连续第12次调整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标准。
“国”字荣誉扎堆,“特色产业”集聚
句容市创成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扬中市被列为2019年部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丹阳的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丹徒区高桥镇高桥村获得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全市10家农业龙头企业上榜“201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2019年,镇江争创了一批‘国’字荣誉,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明显。”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进介绍。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镇江培育壮大了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特种养殖、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构建了独具镇江特色的产业体系;打造了茶、果、花和江鲜“四小花旦”,种养殖总面积近50万亩;5000亩“京东农场”已正式启动大田数字农业试点项目,面积71000㎡的新港智能温室大棚正式投产,为全省最大单体。
据介绍,镇江全市204个经济薄弱村,1.1万余户、2万余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今年底将全部达标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落实,预计今年全市可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