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镇江敞开她温暖的怀抱,接收了96名来自灾区的伤员。11年后,当年接受救助的伤员张雪林再回镇江,专程感谢帮助她的医护人员。
11年后,她们再次深情拥抱
21日,江滨医院骨科病房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11年前汶川地震镇江接收救治的伤员、藏族同胞张雪林。
“我终于看到你了,这么多年,我一直想来看看你们,想来谢谢你们!”
“看到你的腿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太好了!”
在3楼骨科病房的护士站旁,张雪林热泪盈眶,与骨科病房的护士长孟庆玲紧紧相拥。她们的这一次拥抱,距离上一次已有整整11年;然而,空间的距离、时间的流逝让这份情谊越久弥坚。
汶川伤员张雪林,手术医生袁盛茂,温馨病房护士长张文杰,温馨病房的总责任护士孟庆玲,护士朱竺枝、戴蕾,社会志愿者吴秋华……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11年后再次相聚,欢笑、泪水、感动。这一刻,11年前在大爱镇江发生的美好故事,在她们的心里流淌奔腾。
一下火车,她就感觉到了家
“11年前,对镇江的第一印象是路边挂着的大幅标语‘欢迎亲人回家’,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亲切和温暖。”回忆往昔,张雪林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雪林正在都江堰培训,由于腿部被砸,她两条腿脚踝都受了伤。由于震区医护力量不够,最初,她想回家乡医治,但由于道路不通,加上县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最后还是来到了镇江治疗。她记得,是解放军战士把她抬出震区,乘坐直升机到达伤病员集合点,然后乘火车赶赴镇江。要到人地生疏的镇江治疗,她的内心是忐忑的,但下镇江看到标语的那一刻,她就觉得自己到家了!
张雪林流着泪回忆说,到了江滨医院,医院第一时间给她做了检查,她的左腿因医治不及时已经部分坏死,如果不即时医治,可能需要截肢;而右腿在检查中也发现骨折十分严重,需要立即手术。正是有了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努力,才保住了她的双腿。
孟庆玲就是当年去震区接伤病员的随车护士,她依然记得,当时江滨医院共接收了39位伤病员,张雪林是病情较重的,一路都在挂水。在治疗中,孟庆玲等温馨病房的医护人员更是在心理、医疗和生活上照顾张雪林,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孟庆玲至今仍保留着当初两人亲如姐妹一样的合影照。
张文杰见到张雪林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腿怎么样?“她还轻轻拉下张雪林的袜子,仔细察看了她的腿部,询问钢板怎么取的。
张文杰告诉记者,当时江滨医院的新大楼还没启用,因为需要救治灾区伤员,医院临时启用新大楼,设立了温馨病房。39名病员一下子涌进来,医院倾尽了所有力量去医治和帮助他们,执刀医生全是权威专家,稳定期有20多位护士全程陪护。那时还有社工、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涌向温馨病房,送来了社会关爱。医护人员几乎很少回家,经常是几天才回一趟家,也是迅速拿点换洗衣服。
爱在升华,她已成为慈善达人
“患难真情,大爱无疆!“当张雪林给医护人员送上锦旗时,当年的医护人员共同的感受都是高兴——为张雪林恢复得很好感到高兴,为她生活得好感到开心!
“看到她现在生活得很好,感觉当初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张文杰说,“刚来时她的腿很危险,而且孩子只有3岁,所幸手术及时而且成功,现在看到她双腿恢复正常走路,作为朋友,我们都可以放心了。虽然帮不了她什么大忙,但希望我们能成为她未来生活的力量。”
“没想到11年了,她还会千里迢迢再回来看看我们!“孟庆玲说,”再没有比这一刻让我们感受到作为医护人员的荣光了!“
张庆、董万祥……11年过去,当年那些伤员的名字、病情和现在生活,医护人员们依然还是那么熟悉,就像谈及自己的老朋友。
“董万祥,今年还邀请我去参加他的九十大寿。”袁盛茂回忆说,“董万祥老人刚到医院时,拒绝手术,拒绝就医,我们不断对他进行心理干预,老人最后才同意手术的。”
当年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吴秋华悄悄告诉记者,爱也让人生轨迹升华,张雪林灾后成了当地的慈善达人。 记者 司马珂 摄影司马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