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6日镇江讯(杨婕 周瑞 庆海 陈铭) 春光明媚,莺飞草长。在句容下蜀镇裕课村的大道河有一处近一公里长的河堤,背水坡芳草丰茂,沿河围起了一张长长的绿地毯,成群的白鹭在这里歇息、飞舞。旁边的新桥河河水干净清澈,河坡整洁无杂草……
这是下蜀镇推行“河长制”,让生态美景回归的一个缩影。而河长制带来的不仅仅是河水的清澈、干净,还有无限的生机。
北依长江,现有大道河、便民河、引水河3条市级河道,东山河、山岗河等7条镇级河道,新村河、空青河等17条村级河道……下蜀镇河道多,河长制工作的全面启动,下蜀镇感觉到了任务的沉重。为此,该镇迅速成立河长办,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镇级总河长,其他党政领导担任镇级河长,各村书记担任村级河长,实行河道分级、分段管理,将河流管理责任网格化,让镇级河长、村级河长、定村干部、社长、执法队员共同治理下蜀的大江小河,给每条河流清澈的承诺。
同时,按照“一河一策”“一片一策”的要求,印发河长制责任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四类清单”,明确职责任务、工作目标、完成时限,将执行力与年度考核挂钩,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下蜀百姓期盼的“永久福利”,而怎样抓好整治工作是下蜀镇水利工作思索的一个重要难题。从2017年开始,该镇就对河长制工作的过程拍摄了记录短片,既肯定成绩,也直面问题,并在全镇河长制工作推进大会上播放。“前一秒还是称赞我们村河水干净,下一秒就放了另一条河有围网和漂浮物。”祝里村村书记曹当贵对这样的方式也表示赞同。镇水利站负责人张乐彪说:“过去走马观花的检查河道、水库,往往直奔主题,容易忽视一些小问题、小细节。”通过视频短片的形式,既直观可感,又震撼人心,更好地抓好落实整改。
短短一年时间,该镇针对薄弱环节,集中精力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打捞清运河道漂浮物15吨,清运固废垃圾0.6万吨,清运河堤砂石堆料3.6万吨,拆除河岸违建114座,整治非法种植28公里,河道绿化3.2公里,集中整治黑臭水体20处,基本实现无河堤非法垦种、无旱厕直排入河、无新增违章建筑现象。
治水不单靠政府部门,还需全民行动起来。该镇畅通投诉渠道,每条河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在全镇营造浓厚的护河、爱河氛围,广泛宣传发动,走进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保护母亲河”活动;聘请老党员、村民代表、企业家代表担任监督员,全程参与“河长制”工作;启用河长通APP,将日常巡河与防汛巡查、秸秆禁烧巡逻等相结合,实行多位一体巡查信息共享共治。
该镇党委书记郭江告诉记者,下一步,全镇严格对照《河道专管员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问责,探索推行“企业河长制”,推动企业从“旁观治水”向“责任治水”转变。逐步建立河流病历卡制度,定期请专家分析“病情”,开“药方”,力促下蜀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人居环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