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镇江新区引入市场机制推倒养老服务“围墙”
2019-01-28 09:34:00  来源:金山网  
1
听新闻

  天冷人心热。今冬,62岁的新区平昌中心社区独居的赵荣林,每天中午都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花上6元钱吃到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的热乎饭菜。因为中风过,赵荣林的手脚都不灵便,往常到小区外面吃顿饭要走上半个多小时。

  家住永隆城市广场的基连英,日前在丁卯街道养老助残综合服务中心开业当日,给自己88岁的老父亲办理了一张就餐卡。她开心地说:“以后有事出门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老人吃饭难了。”

  为民服务从百姓家门口出发,近年来,新区持续推进“宜”养天年、乐享天伦——家门口的幸福养老计划,在社区布点建设老年人助餐点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10到15分钟服务圈的服务半径,惠及社区居民。新区通过市场化购买服务,推倒养老服务的“围墙”,以专业化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让百姓在家门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新区社发局民政科科长朱莲介绍,新区在大港街道试点,成功探索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日间照料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新型养老助残服务模式。据悉,以港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大港街道形成了“日间照料中心+1个中央厨房+4个单一助餐点”的养老配套,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均衡覆盖街道10个社区。目前,“四位一体”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推广到了平昌中心社区和丁卯街道。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丁卯街道养老助残综合服务中心,在开业当天就成功办理了63张就餐服务卡。该服务中心6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设老年食堂、棋牌室、阅读空间、运动康复训练室、老少同乐角、助浴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室,可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健康保健等家门口的养老服务,颇受居民欢迎。

  采访当天,在丁卯街道养老助残综合服务中心运动康复训练室,82岁的居民冯世华一边跟老伴一起饶有兴致地试用按摩椅,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同住在一个小区甚至是一栋楼的邻里间也不相熟,很少串门,有了服务中心这样的公共场所,大家就可以过来一起唠唠家常,还能偶尔在餐厅里换换口味,对于身心健康很有益处。”

  “我们致力于提供养老不离家、幸福来敲门的贴心服务。”负责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的专业机构“悦心养老”负责人张再春介绍,针对高龄的、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他们还提供送餐、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

  “让百姓在家口‘宜’养天年,新区不满足于提供日间照料。”朱莲介绍,依托平昌中心社区新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区创新探索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正在推进。她说:“这可以有效整合社区用房等闲置资源,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解决机构自行建设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压力,缓解居民养老难、养老贵的难题。”

  该养老服务中心一楼是“四位一体”新型养老助残服务模式的标配,二楼是一个拥有52张床位的小型养老机构,已经完成标准化装修。记者观察到,每个房间内均设置了卫生间和助浴间,配备了空调、可升降折叠的专业养老床铺以及床头边的一键呼救按钮,不少前来观摩的社区老人很满意,当场提前预定床位,相争第一时间享受家门口的养老资源。(镇江日报记者 顾宗侠 镇江日报特约记者 龚江婷)

标签:新区;养老;社区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