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3日镇江讯(夏纪福 王琳)据悉,8月23日,北京召开国家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任务书审核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清单已“出炉”。经过前期的组织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议、会议答辩评审、专项经费审核等程序,江苏科技大学牵头申报的两个项目入选。
江苏科技大学此次两个牵头入选的项目,分别是由江科大王自力教授主持的“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该校海洋装备研究院卢道华教授主持的“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同时,海装院作为成员单位、由姚震球教授参与申报的“大吨位沉船打捞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也获得立项。前两项总计获得国拨经费2221万元,实施周期为3.5年,当年立项项目数与经费数都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FLNG换热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换热设备。长期以来,由于其设计、制造、安装等核心技术都受到国外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严重制约我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项目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江科大海装院在多年研究开发的基础上,依托建成的华东一流3D打印中心,将传统的换热器进行了“颠覆”,利用3D打印新技术独立创新研制自主知识产权LNG换热器的“芯”,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显著。
海上船舶的各类收放系统应用已非常普及,但针对多种类无人潜水器规范化海上试验的需要,研制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开展安全高效的海试作业和维护保障的研究工作还是首次。该项目汇集了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近10家单位或研发团队,利用在舰船、海洋装备等方面雄厚的基础和研发实力,通过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实施船载无人潜水器收放系统的智能化。
国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两项牵头项目和参与项目获批,标志着江科大在“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提高江科大海洋装备的研发水平和影响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悉,这两项牵头项目都曾作为江科大海洋装备研究院自培育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创新与孵化,这是江科大海洋装备研究院成立三年来交出的优秀答卷。这也是该校首次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国拨经费千万元以上的国家级项目方面,取得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由原“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整合而成。“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目的是紧紧围绕海洋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需求,重点突破全海深(最大深度11000米)潜水器研制,形成1000-7000米级潜水器作业应用能力,为进入、认识深海,开发利用深海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提供技术装备,加快“透明海洋”技术体系建设,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