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昨天下午,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城(县、区)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我市丹阳、句容、扬中、丹徒、京口和润州6个辖市区全部荣获新一轮江苏省双拥模范市(区)称号(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不参加考评),再一次实现了“满堂红”。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学员四队3家单位荣获双拥模范单位称号;方立波、宫金生、王继东、杨银和朱湘威5名同志荣获双拥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7月,在江苏省第十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中,我市6个辖市区首次实现“满堂红”。四年来,各辖市区和驻地部队不骄不躁、再接再厉,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双拥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
双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各辖市区始终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抓实双拥工作。六个辖市区全部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严格落实常委议军会、国动委会、军政座谈会和组长办公会等研究部署双拥工作的各项制度,坚持将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全民国防教育计划,落实双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和推动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支持部队建设成效明显。部队有所需,地方有所应。各辖市区每年都坚持为部队办实事、解难事,保障了驻地部队调整改革的顺利推进。扬中、句容分别累计投入8000万元、4000万元为部队办实事。丹阳出资6200万元为消防大队新建办公楼并购置相关设备器材。丹徒区累计为驻地部队解决了70多个重难点问题。京口区人民法院“妥善处理涉军房屋租赁案件”的经验做法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润州区四年接纳区外部队50多名官兵子女入区内最好学校就读。
军民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各辖市区均制定实施意见,建立工作计划,成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军民融合产业商会等社团组织,大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市共有30多家“民参军”企业。丹阳在全国率先被授予“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称号及全省首个“军民结合示范基地”称号,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云宝生前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扬中军民融合企业大全集团总裁徐翔被评为2016年全省唯一的“全国双拥年度人物”。
社会拥军活动丰富多彩。各辖市区始终坚持双拥工作从基层抓起,积极推进双拥工作社会化,双拥“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连队”活动不断深入。京口区成立全省首家“军人军属心理咨询站”,85%的社区与部队结成拥军共建对子。扬中成立6家社会拥军组织,涌现出39年无条件接收退役士兵的大全集团、建成全省首家家庭国防档案馆的油坊村民张贤春等一批先进典型。
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各辖市区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妥善解决军人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丹阳四年累计组织900多人次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2015年起在全省率先对优抚对象和60周岁以上老兵每年组织免费体检。京口区解决军人“三后”工作经验在第一集团军与驻地三省十市双拥工作联席会议上进行了推广。润州区优抚安置经费支出年均达780万元,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安置率均为100%。
双拥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各辖市区积极拓展载体,加强国防教育;坚持典型示范,传播弘扬正能量,使国防观念深入人心,双拥影响更加显著。丹阳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期间接待前来接受教育的群众35000多人。句容打造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润州建立了全民教育、基地教育和媒体宣传“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扬中友谊集团董事长、全国双拥年度人物陈吕荣和驻丹徒部队全国道德模范皇甫辉勇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部队拥政爱民贡献突出。驻镇部队始终视驻地为故乡、把人民当亲人,在镇江军分区的统一协调指导下,深入开展“八百行动”,积极支持驻地经济社会发展。驻镇部队曾出动官兵近万人次、车辆数百台次,助力镇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支持驻地铲冰除雪、抗洪抢险等重大行动。在扬中“118”坍江抢险中,驻镇部队官兵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保卫了人民生命线。四年来,驻镇部队官兵累计义务献血100万毫升以上,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军训5万人次以上,结对帮扶烈军属、五保孤寡老人1000人以上。驻镇部队还坚持组织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义诊、送医送药,为患病群众送去了温暖。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在镇江这块热土上,各辖市区党政军民齐携手,用饱蘸真情的汗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新时期新型军政军民关系,推动双拥创建结出了累累的硕果。 (记者 谢勇 通讯员 汪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