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珍贵古籍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日前,江苏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共收录414部珍贵古籍,其中镇江市图书馆所藏的14部珍本古籍榜上有名。这既体现了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古籍藏量之丰、质量之精,又体现了文化镇江的历史底蕴。日前,记者走进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镇江市图书馆,探访古籍收藏背后的故事。
14部古籍涵盖多种版本
镇江市图书馆文献开发部主任彭义告诉记者,自2007年国家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市图书馆佳音频传,截至目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已多达百余部,另外还有31部古籍跻身国宝行列,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09年,镇江市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此次我市新入选第四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14部古籍涵盖了多种版本形式,有刻本、稿本、抄本等。内容广泛,涉及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有反映我国传统天文学的《七政四余万年图》,涉及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略识鸟兽昆虫草木名》,涉及历史学的《资治通鉴纲目》《册府元龟》《汉书评林》《苹湖笔记》,以及文学作品集《罗明德公文集》《丽则集》等,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堪称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精神财富。
其中《丽则集》《苹湖笔记》两书的学术价值尤其引人关注。《丽则集》为清初宁远堂刻本,是明清之际的一部文学总集,书名取自汉代杨雄“诗人之赋丽以则”之说,讲求诗歌在妙于言情、工于藻饰的同时,回归“诗三百”的风雅传统。书中还有清代文学大家王士禛的亲笔批点和多枚藏书印,极为可贵。《苹湖笔记》是一本稿本,作者佚名,苹湖为作者名号,以手写日记形式记录了清咸丰三年(1853)至十一年(1861)太平军在镇江等地的一些活动,是关于太平天国历史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镇江民间历有藏书传统
镇江民间历有藏书的优良传统,曾出过不少藏书家,可称之为“家”并载入典籍留传下来的,宋代有孙大成,明代有蒋彦恒、吴邦治,清代有冷士楣、戴传锡、何金,近代有陈庆年、吴寄尘、丁传靖、鲍鼎等人。
民国以来,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绍宗国学藏书楼、传经楼、游经楼等各藏书机构,虽经日本侵华战争等重大劫难,但留存至今的丰富古籍仍然令人惊叹。而镇江市图书馆在80多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汇集了清末以来镇江各个藏书机构及藏书家所藏古籍之大成,藏量之丰富在省内名列前茅。其中仅列入国家善本书目的有360多种3200余册,以地方志、中医药、民国文献等藏书为特色。这不能不说跟镇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相当关联。
镇江市图书馆的前身就是江苏省立镇江市图书馆,1933年创建,至1936年年底,即有藏书近十万册,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万有文库》、《碛砂藏》等一系列的大部丛书,而且各省、府、县等方志也基本齐全。另外,原址在金山的“文宗阁”,是清代全国分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太平天国年间文宗阁被毁,清末镇江知府王仁堪曾倡议重建,但未能建成。上世纪30年代初,为了追怀文宗阁的风采,镇江名流吴寄尘负责并出巨资在伯先公园后山西侧兴建了绍宗国学藏书楼,并将自家书室“咏秋轩”藏书送往楼中收藏,此举得到柳诒徵、尹石公、冷御秋、严惠宇等镇江名流的大力赞助。绍宗国学藏书楼曾珍藏古籍、图书8万余册。
国宝级珍贵传本稀少
古籍,是指民国以前采用传统印刷技术制作、用传统装帧方式装帧的书籍,“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彭义介绍,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必须在刻印早、资料价值高、艺术价值高等多项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比较突出才行,比如时间一般要在明万历之前,如果是有特殊形式的套印本、活字本、抄本,或是名人题跋,下限则一般划到辛亥革命以前。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古籍定级标准》,这些古籍通常都要被定为三级甚至二级以上,才有可能被列入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珍贵古籍名录。
市图书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31部珍本古籍,从分类来看,主要有三种特点:
一是能反映我国古代精湛的图书出版工艺,因特殊版本被视为珍品,如《欧阳文忠公五代史抄》、《柳文》、《李长吉歌诗》等明代朱墨套印本,《金薤琳琅》、《集古印谱》等钤印本,由益王朱厚炫制作的《辨惑编》活字印本。
二是学术价值高、传本稀少,如清代徐养原撰写的《檀园字说》稿本,唐代殷璠纂《丹阳进士诗集》和宋代俞琰撰《林屋山人漫稿》两种清抄本,其中,《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文集》版本为宋编、元刻、明修,体现了杜甫作品在宋朝以来,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研究的过程。
三是其中不少古籍为历代帝王所编制、刊刻或珍藏过,比如《历代臣鉴》、《历代君鉴》分别由明代宣宗、代宗皇帝编纂、刊刻的内府本,《忠节录》是清代乾隆年编纂《四库全书》,《宋朝道学名臣言行录外集》则是一部记录宋朝理学家言行的学术史著作,明代御史张鳌山刊刻于正德、嘉靖年间,其品相之佳,康有为认为堪与宋本相媲美,而且此书还曾被清代道光皇帝收藏,钤有“皇次子章”“养正书屋珍藏”两方藏书印。(马彦如文开)
相关链接:新入选“省珍贵古籍名录”的14部珍本古籍
镇江市图书馆入选第四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的14部珍本古籍:稿本2种,为《苹湖笔记》《七政四余万年图》。刻本10种,其中明代9种,清代1种,分别为:明万历九年(1581)凌氏自刻本《汉书评林》,明弘治十一年(1498)书林慎独斋刻本《资治通鉴纲目》,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熊氏一峰堂刻本《新刊性理大全》,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邓渼刻本《程氏演繁露》,明末刻本《宋人百家小说》,明刻本《唐宋白孔六帖》,明崇祯十五年(1642)黄国琦刻本《册府元龟》,明刻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后集》,明崇祯五年(1632)罗万象等刻本《罗明德公文集》和清初宁远堂刻本《丽则集》。清代抄本2种,分别为《夷齐志》《略识鸟兽昆虫草木名》。
相关新闻:市档案馆受赠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市珍贵档案
金山网讯 近日,市档案馆举行专门捐赠仪式,新接受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市的珍贵档案入馆。
今年70多岁的老干部周文翔,曾长期在市级机关接待部门工作,参与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镇的多次接待任务。在接待工作和日常交往中,他先后收集了杨尚昆、胡耀邦、朱镕基、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我市的珍贵档案,包括照片、实物等多种类型。
为了妥善保管这批第一手档案资料,支持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经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多次联系,周文翔决定将个人长期收藏的这批珍贵档案资料,捐赠入馆收藏。
在捐赠仪式上,市档案馆向周文翔颁发了收藏证书。市档案局局长徐策表示这批珍贵的档案对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具有较高的档案价值,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任厦门市副市长的名片,既有文史价值又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市档案馆一定会保管好、利用好。 (王少寅 干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