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4日讯 在金山街道黑桥社区,有一口清康熙年间留存下来的古井。这口古井虽历经百年沧桑,但井水清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山巷人……随着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山巷片区大部分房屋已经拆迁,陪伴古井的也仅剩下几户人家和一片废墟。
近日,记者来到古井所在地进行探访。古井位于山巷底17号正对面,古井井栏呈圆形,青石质地,沿口呈红色,边沿为灰色。井栏高0.30米,口径0.40米,井栏上镌刻楷书“天后宫题”4个大字,而石井栏上的数十道绳索印痕见证了古井的沧桑变化。记者看到,古井周围有用砖块平整过的痕迹,一道蓝色围挡将拆迁的废墟与古井隔开。
年近八旬的谢友年孙兰英夫妇生活在山巷已有20余年。现在他们仍然住在山巷,从家门口走到古井也就10米左右的距离。谢友年孙兰英夫妇并不能准确说出古井的“身世”,但也听街坊邻居说过这口井有年头了,“这井栏上刻着天后宫题4个字,我们都叫它天后宫井。”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南宋淳祐年间,在西津渡的云台山东侧建起了一座天妃庙,因为朝代更迭,西津渡的天妃庙屡遭兴毁。随着佛教文化和观音崇拜在西津渡的兴起,天妃庙慢慢迁移到城中。清康熙年间,在宝盖山麓的山巷底,建成了一座天后宫。天后宫在后来的战火中被毁,当年天后宫的规模现在已经没有人知晓了。而唯一留存的“天后宫古井”,已成为镇江“妈祖文化”的历史见证。
正因为古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也常常被不法分子惦记。“就在几年前,古井井栏被人撬下来,都拉上车准备运走了,却被我们拦了下来。”现在,居住在山巷的居民仅剩几家,周围又都是拆迁的废墟,谢友年孙兰英夫妇担心不法分子再来惦记古井。于是夫妇俩也就自发地当起了古井的“守护人”。每天凌晨3点40分,谢友年就要出发送牛奶,谢友年骑着三轮车来来回回穿梭于山巷,路过古井边他总会多看几眼。每天深夜,孙兰英也要到古井边巡视一番,看到古井安然无恙才能放心去睡。
为了保护古井,黑桥社区也组成了一支护井小分队,每天对井内的垃圾漂浮物进行清理。社区工作人员还用砖头对古井周围地面做了平整处理,防止行人跌落。据黑桥社区文保员朱美斌介绍,由于天后宫古井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对于古井的保护只能遵从原址保护的原则,目前社区已将古井保护问题向市区两级文保部门做了反映。
记者随后联系了市文广新局,该局文物处处长张小军表示,近期会和社区方面碰头,尽快制定简单的保护措施。张小军告诉记者,他们也注意到网友的建议,比如在古井上新建亭子保护古井,但由于宝盖路地区的拆迁工作还在进行中,后续的新建方案目前还难以制定。(万嘉 张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