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状元及第!镇江一市民晒明清瓷片祝考生高考顺利
2018-06-09 08: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状元及第

  中国江苏网6月9日讯 这几天是高考日,朋友圈里各种祝福考生的段子层出不穷。市民王冰洋也在朋友圈里晒出一组图片,不过他的图片非常特别,是一组与考试有关联的明清瓷片。

  “蟾宫折桂”唐代已盛行

  今年44岁的王冰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玩瓷,经过20多年的不断锤炼和积累,现在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员。

  王冰洋晒出的第一片青花瓷片直径约6.5厘米,图案是3个人物,一男二女,男子脚下有祥云,一女子手中执桂花,与另一女子同望男子,两女子与男子由弧线隔开,弧线内有高大桂树和房屋,代指蟾宫。蟾宫即广寒宫,就是神话故事中嫦娥居住的宫殿。蟾宫中还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在中国古代,蟾宫是月亮的书面语。

  王先生介绍,这块瓷片表达的是书生梦游月宫,幸得嫦娥仙子命侍女折桂枝相赠,书生果应试及第,表达的就是“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王先生还特地查了一下,“蟾宫折桂”最早的出处是《晋书郤诜传》,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其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仑山上的一块宝玉”(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鱼龙变化”老百姓更熟悉

  相比第一片青花瓷的图案,第二片图案更直接一点,不用费心思去猜。第二片的直径约为8厘米,也是一块碗底残片,主体图案是一条肥硕的大鱼从海水中跃起,其吐气处幻化出一条抽象的龙。王先生介绍,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也叫鱼龙变化,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鱼龙互变”为历代民俗、传说衍变而来,最早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其造型在商代晚期玉雕中就有出现。

  王先生介绍,老百姓对“鱼龙变化”可能更熟悉一些,如大家熟悉的“鱼化龙”紫砂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就特别普遍。针对这一说法,他还特地查找了一些典籍:如《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鱼龙互变的关系;《封氏闻见记》卷二:“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而在李白《与韩荆州书》也有“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之说,讲得更为直白。

  “状元及第”简单粗暴

  第三片青花瓷片是他一位外地藏友的,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征得对方同意后,王先生便将其一起发在了朋友圈里。

  这片瓷直径约为9厘米,碗底圆圈内只写了四个行书大字“状元及第”。“状元及第”即考中且高踞榜首,一年一度廷试,万中取一,自是了不起的大事,故有“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之誉。

  那么,这片青花瓷是什么时候的呢?王先生从其瓷胎和青花发色上综合判断后,认为是明代万历左右年份的瓷片,而且其底款为“上品佳器”也印证了他的判断。因为,“上品佳器”、“富贵佳器”等底款都是晚明较为常见的一些吉语款。同时,这片“状元及第”的书法也很有特色,并不是像官窑器上的题字或款识那样中规中矩,而是用笔比较随意和散淡,如在“状”字右上部和“及”字上部,有的笔画几乎联成一线,“第”字的上部也是用一“横”指代,这些都透露出一种民间工匠的散淡书风。

  王先生表示,除了“状元及第”之外,晚明瓷器上有的还书写“三元及第”、“连中三元”这样的科举祝词,这些和明清时期瓷器上大量运用的传统寓意纹样一样,都表示着普通老百姓对年轻人的一种希望和向往。

  现在正值高考期间,王先生希望借助这些吉祥祈福的青花瓷片,祝各位高考的同学们,“蟾宫折桂在今朝,金榜题名在眼前,愿莘莘学子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他们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竺捷)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