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冰等给朱纪清送去新书包及其他学习用品
中国江苏网讯(王伟 毕庆元)6月6日上午,句容市后白镇李家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冰及村会计杨载勇等村委给本村失去父母、哥哥和姐姐的孤儿朱纪清送去新书包及其它学习用品,勉励他好好学习,并决定多方筹措资金,对朱纪清家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不能居住的老房屋进行修缮或拆除新建,让孤儿居有定所,解决后顾之忧。
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是主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句容市后白镇李家桥村对全村31户贫困户进一步梳理,查找贫困症结,力求找出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贫困户全部早日脱贫。
今年16岁的朱纪清是贫困户中唯一的孤儿贫困户。朱纪清家住李家桥村郑家山自然村,现在后白镇中学读初二。早些年小朱纪清的爷爷奶奶就不在人世了,2012年父亲突然生病去世,后来,哥哥出了车祸,不治而亡,姐姐掉到水塘淹死了。从此,朱纪清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困难户。之后几年,精神受过刺激患有精神病的母亲靠着村里帮着办的“低保”与他相依为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底,朱纪清的母亲也掉到水塘里淹死了,小小年纪的朱纪清一下子成了生活学习均无依无靠的孤儿。
李家桥村全村548户,人口1600多人,是句容市的经济薄弱村。近年来,村里采取各种办法帮助农民脱贫解困。朱纪清母亲意外身亡前,村里就已经开始帮助他们家解决生活困难,帮助朱纪清解决上学经费问题。朱纪清母亲意外身亡后,村里在拿出1万多元帮助进行安葬好后,眼看着小朱纪清无亲戚接纳,生活学习无着落,到处游荡,开始有走向不健康道路的倾向,村“两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管村级经济多困难,绝不让孩子失去生活来源,绝不让孩子失去求学机会,走上不健康的人生道路。村里经一致研究决定,从2016年第一学期开始,对孩子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全程帮扶,直到孩子长大成人。
村里在第一时间找到民政部门,帮助小朱纪清办理了孤儿证,每年能获得一些经济补助。虽是杯水车薪,但对朱纪清却至关重要。可是谁来照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呢?村领导想来想去,想起了后白镇春蕾陪读中心的苏正云校长。原来,苏正云创办的春蕾陪读中心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每年不仅接纳本镇及周边天王、茅山、葛村、郭庄等地的留守少年儿童,还对孩子进行陪读辅导。春蕾陪读中心多年来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春蕾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心辅导过的小学、初中生总体成绩提高率约90%,市高级中学达线率30%以上,市实验高中达线率80%以上,成为镇江市关工委指定的“校外辅导基地”,还被有关部门评定为“优质培训机构”,在句容后白及周边乡镇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信任和好评,有着良好的口碑。
当村领导于2016年春节后找到并向苏正云校长说明情况时,苏正云随即满口答应。现在,村里每年出一定的费用,对小朱纪清进行全托。小朱纪清全年吃住均在苏正云家里,并由苏正云负责学习辅导和生活管理。用苏正云自己的话说,像这样的长年全托,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但我要对孩子负责到底,为小朱纪清的生活和教育成长提供全身心的帮助。我会对他严加教育,就像对待我的子女一样。
几年来,句容市后白镇李家桥村原党支部书记魏胜亚和现任书记张冰、村委会主任袁厚政、村会计杨载勇及村委会一班人代表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专程赶到后白集镇看望寄托在镇春蕾陪读中心的的孤儿朱纪清,询问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每每当村干部听说小朱纪清学习有明显进步时,他们都会感到很到高兴,当听说孩子的数学课程还有差距时,他们就会郑重拜托苏正云校长和老师,要对孩子严格要求,采取措施,尽快帮助补习。有时村干部当面问孩子有什么困难时,孩子就像对亲人长辈那样道出一些小难题,例如鞋子挤脚,袜子不好,需要添置新鞋新袜等等,村领导都会一一应承,并对孩子说,今后有任何困难,要及时向苏正云老师提出,村里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村党支部的关怀温暖着朱纪清的心田,每次孩子的小难题解决了,脸上都会露出青涩而幸福的笑容。
两年多来,朱纪清在“春蕾陪读中心”苏正云及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习成绩由原来的拖后腿到明显提高,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已彻底改变,孩子对社会也有了自己的认知,特别是感恩意识明显加强,朱纪清变成了一个有自信、懂礼貌、生活习惯好、学习不断进步的好孩子。李家桥村党支部和村委眼看着孩子大了,回村里的老屋却无法居住,决定给朱纪清安置新房。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张冰对慕名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乡村振兴的根本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李家桥村经济并不富裕,但我们不忘初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像小孤儿朱纪清这样的重点贫困户,同时,帮扶村里其他30多户贫困户,让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沐浴党的阳光,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