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5日讯 以儿童节为契机,6月的大银幕出现了多部儿童电影。上周末,濮先生和孩子一同观看电影,放映结束后,他还给孩子买了一只电影主人公造型的水杯,但没用几天,水杯盖子就坏了。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影院后发现,镇江的电影衍生品市场商品良莠不齐,不少观众买到了非正版授权、粗制滥造、设计不过关的商品。
玩偶、水杯、文具甚至是金饰都是近年来出现过的电影衍生品。但电影衍生品的概念不局限于此,它是指根据电影而衍生出来的“后电影”产品,它包括各类玩具、音像制品、图书、电子游戏、纪念品、邮票、服饰等。
记者在市区一家电影院看到:一对刚刚看完《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的情侣,身上穿着的正是优衣库推出的哆啦A梦主题T恤;另一位看完《潜艇总动员6:海底两万里》的小男孩则迫不及待地想要购买一个潜艇。
记者在市区一家金店了解到,这家品牌推出的哆啦A梦同款金饰吊坠已成功“收割”了一批动画粉。店员告诉记者,每到动画大电影上映,同款项链总是卖得特别好。品牌借助电影的宣传,希望观众把对影视形象的热情转嫁到自身品牌上,这也是借助大“IP”概念的一种营销手段。
由于近年来国内电影产业愈发庞大,衍生品收益也相当可观,但相当一部分衍生产品却没有正规授权,属于盗版产品。
今年年初,电影《捉妖记2》上映,市民吴女士拗不过女儿,给孩子购买了一个“胡巴”玩偶。但是这个玩偶在吴女士看来却买得非常不值得。“首先比例严重失调,看上去完全没有电影里憨态可掬的样子;其次毛绒玩具身上线头很多,还有珍珠棉从接缝处渗出来。”吴女士说,这个玩具价格比普通玩具高出一倍多,质量却比普通玩具差得多。
后来吴女士上网一查才知道,她所购买的这个玩具并非正版授权。不仅实体店有盗版玩具销售,网上也被这些盗版玩具所充斥。这些非正版授权的玩具以低价的优势,大张旗鼓进行销售。
此外,电影衍生品缺乏创意也受到了不少电影迷的吐槽,同时也制约着相关产业的发展。
玩偶爱好者陶先生家里的玩偶几乎全部是电影衍生品,但是其中国产电影玩偶却少之又少。“国内衍生品太单一了,就是把电影主角印在手机壳、杯子上,关联度是有了,但是根本没有创意。”陶先生举例说,同样是充电宝,有的电影就是在外壳上加工一些电影图片,最多卖几十元,而漫威则将充电宝直接做成了钢铁侠头盔的样子,价格一下子就升至三四百元。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本土不乏优秀的电影衍生品。据时光网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电影《大圣归来》推出衍生品首日销售超过千万,超过国产电影衍生品单日历史纪录。2018年电影《捉妖记2》上映前策划了以“胡巴”为主的衍生品,正版授权“胡巴”公仔销售近20万件,销售收入400万。
业内人士呼吁,如何使产品体现创意,让优秀的衍生品得到观影者喜爱的同时,又为整个电影工业赋能,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俞佳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