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镇江警方以科技引燃“智创平安”新引擎
2018-05-08 12: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8日镇江讯(孙德圣 何志斌)5月4日一早,从涟水来镇工作已经5年的小徐,登陆“镇江公安微警务”,在预约户籍办理窗口网上提交了申请资料。随后,民警通过管理后台与其线上交流,提醒其需要补充的材料。7日,通过审核后,“镇江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点对点提示小徐可来辖区派出所一次性办结,小徐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新镇江人”。

  “预约和办理户籍、治安、交管、出入境……94项业务和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镇江市公安局副局长梁坚介绍,警方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延伸的是触角,传递的是科技“温度”

  近日,市民小张通过安放在大厅一侧的自助照相机,仅2分钟就自助完成了拍摄制证照片,快速便捷的同时还节省了办证费用。同时,市民王先生仅花了5分钟就在港澳台签注一体机上完成了“港澳再次签注”。

  从以前的20天、30分钟,到今天的5分钟、2分钟,缩短的是时间,折射出是服务的提升、科技的给力。

  2014年,全国首个“指尖上的车管所”在镇江问世。4年来,镇江公安交警车管部门运用科技力量,在便民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越跑越远——开通交通违法处理、补牌补证、电子警察违法图片调阅等28项业务功能,补领牌证全国范围3天之内EMS直接邮寄到家。打破时空限制,每天9点至22点,长达13个小时的在线咨询,让市民随时点击、随时回应,真正实现了服务距离“公里”到“微米”的转变。截止目前,累计吸引粉丝23万余人,业务办理量40余万笔。“按市民往来车管所路程和办事时间计算,平均每个人2小时,4年来,我们共为市民节省时间80万小时,也就是33万天、1111个月、93年。”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车管所长陆军说。

  “人民公安为人民,科技运用更便民。”镇江市公安局科信处处长吴洁表示,警方不断加速建设旨在提升市民警务服务体验的民生警务体系,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全力解决民生诉求。

  借势江苏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镇江警方着力搭建“e警务”办事模块,成功进驻“一张网”镇江旗舰店首页。在“自助查询”模块,通过一问一答,实现流程自助查询,准确定位事项办理。针对条件成熟事项,新增查询结果的电子化反馈功能,通过后台直接反馈审批结果性材料至申报用户,优化了“快递送”环节,真正实现“不见面”审批。

  架构立体防控,彰显的是科技“宽度”

  2013年、2017年,镇江两捧“长安杯”,公众安全感全国领先。

  “平安建设,需要人力,更需要‘智力’,用科技的‘宽度’填补人力的‘空缺’。”梁坚介绍,镇江公安将科技强警作为警力无增长前提下提升公安战斗力的生动实践,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走出一条警务机制改革与现代化科技应用深度融合的强警之路。

  5月6日下午,在润州区三茅宫一家商店附近,刘先生的电动车被盗。事发后,办案民警现场使用“快采”系统查询、比对,20分钟锁定嫌疑人,25分钟后擒获归案。

  在镇江,“人机混巡”已经成为基层派出所的“标配”。在市公安局,有110指挥中心;在分局、支队,有指挥调度室;在派出所,有勤务指挥室;路面,数千个移动终端……构成了一道完整而便捷的信息通道。

  镇江公安全面升级拓宽网络宽带,运用云存储方式扩充存储空间,有效满足各类数据、图像、语音等应用系统需要,图像共享平台拥有公安自建摄像机2万余路,社会面视频监控联网接入三级平台单位876家;2018年新建监控2800台,升级改造高清探头2400台;升级4G移动图像传输系统,传输更稳定、更清晰。

  立足实战,镇江各级公安机关还自行研发出一批移动警用。其中,润州公安分局依托警务PGIS地图,以社会面监控视频为采集重点,公安自建监控共同组成全区亚米级监控分布图,由民警直接在监控设备现场拍照,然后上传,直接由系统产生监控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最终形成全区监控分布图。由于流程安排科学合理,1360个公安监控、3287个社会面监控以最快的速度采集完成。建成1年来以来,已经为警方办案提供有效线索2579条。

  使用机巡,让警力的使用更有效率。2月27日,镇江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民警通过视频巡查,及时发现可疑线索,通过后台发现、前台控制、街面抓捕,从早8时至12时,连续抓获3名外省网上逃犯,一时轰动。

  镇江市公安局还搭建“警营创客”平台,从小数据、小程序、小应用入手,通过创新思路和做法,强化机制保障,汇聚全局科技、业务精英,整合全局信息数据资源、开发平台、运算存储等基础资源,广泛征集各地、各警种相关业务应用需求,联合优秀创新企业,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等物联网技术,在警务装备、打防管控等方面的应用开展研究。

  实施精准打击,体现的是科技“力度”

  2018年2月7日,镇江新区一家网吧多台电脑主机显卡被盗,案值数万元。案发后,警方迅速展开侦破工作,于2月26日将正欲再次行窃的嫌疑人当场抓获。这得益于公安刑侦、治安、网安等多部门的协同作战、联动攻坚,得益于图像比对、串并分析等各类科技手段的运用,再狡猾的“狐狸”也逃脱不了“猎人”的手。

  镇江,犹如高速奔驰的列车,安全是基础;快速转型发展的镇江,平安是首要诉求。2017年,镇江刑事发案同比下降9.2%,破案率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一降一升之间,时时闪耀着科技的光芒。

  “大数据”时代,镇江警方的打击手段也与时俱进。在建各类数据200余种、数十亿条,在平台建设的同时,抓住数据间的联系,在多平台数据碰撞上下功夫,重点建设一批如智能指挥调度平台、情报信息平台在内的综合性数据平台。加强了数据的应用效率,提升了破案打处的精度,协破刑事案件247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430名。

  镇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情报部门以“集成、智能、高效”为工作目标,主动开展情报平台业务需求调研、建设功能模块设计与创新应用、系统功能测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内外网资源,在现有的数据平台上自建了“关系人员分析”模块,仅今年以来,就为165起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支撑。

  刑侦部门着力强化“图像比对”技术应用和刑侦技术手段,逐步实现精确定位的侦查破案能力大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追踪锁定犯罪嫌疑人211名,成功抓获嫌疑人165名。为积极破解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作为非接触性犯罪打防难的问题,通过图像比对,为甄别和确认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提供证据支撑,在全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侦办中成功挖掘出16名犯罪嫌疑人身份线索,为案件侦破打开了关键突破口。

标签:
责编:张静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