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1日镇江讯(孙德圣 王忠立 庄瑜)自4月4日以来,新建的句容天王镇戴庄村育秧大棚内开始热火朝天的忙碌起来了。相较于去年,今年的育秧工作又整整提前了近20天,比常规稻提前了一个半月左右。进入育秧大棚光亮刺眼,地下好像铺了一层镜子。
今年,戴庄合作社将实验200亩左右的双季稻,为保证早季稻的插秧季节,在使用拨苗盘育秧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了育种技术,建设了标准化的育秧大棚,提早了育秧时间。为保证早季稻秧正常的茁壮发育,发芽前在育秧盘上除了覆盖一层无纺布之外有覆盖了一层镜光膜。镜光膜与普通塑料膜相比多了一层电镀铝,其投光率10%左右,这样既解决塑料薄膜中午温度过高,又解决了无纺布夜间温度不足的问题,经过实验显示镜光膜覆盖下的土壤温度可保持在33度左右,是水稻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因此,进入戴庄村的育秧大棚内光亮刺眼,好像装了一层镜子。

2001年起,农业专家赵亚夫来到戴庄村,帮助戴庄村探索发展有机高效农业的致富之路,注册的“野山小村”越光大米成为全省有名有机水稻拳头产品。为保证质量,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持续进行水稻种植技术改进,投入农业科技,提高农机化程度,从而增强单位效率,保障水稻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