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一张老照片揭开民国时镇江太史慈墓真容 入口最特别
2018-02-28 09: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民国老照片

现在的太史慈墓 竺捷 摄

  中国江苏网2月28日讯 昨天,镇江市民王先生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刚刚淘得的民国时拍摄的太史慈墓照片,碰巧被我市火花收藏家张鹏看到,于是引发了对这张照片的追溯。

  民国时我市的太史慈墓到底是什么样子?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书籍上都没有记载,可以说是镇江文史上的一个空白,包括2001年出版的很权威的《古城掠影——民国时期镇江城市建设》一书。而在1999年底出版的《镇江古今建筑》中,记者只找到1999年拍摄的太史慈墓照片,与现在的样子差不多。其实,太史慈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一定名气,在1957年出版的首次介绍镇江风光的《镇江的名胜古迹》一书中,对太史慈墓就有专门的介绍章节。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北固山中峰西南麓的太史慈墓。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人。东汉末年武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青年时,曾因向刘备请兵退黄巾军以解孔融之围,被孔融称为“年轻的朋友”。后到曲阿(今丹阳)追随孙策,辅佐孙权屡建战功,先后任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建安十一年与曹操部将张辽交战,中箭受伤,回京口(今镇江)而死,临终前大呼“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终年41岁,孙权将其厚葬于北固山。

  太史慈墓葬,在宋、元的镇江地方志中未见记载。据《北固山志》记载,同治九年(1870年)赵应珪等立太史慈碑于北固山下,居中是“东莱太史子义讳慈之墓”10个字,左右各刻序、铭。此墓曾于1872年修筑城墙时被发现,后屡次修治。抗战前,曾修葺一新,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塌山被埋没,此墓于1985年重建,原墓前有一碑简要记述了他的生平事迹,已不存。近几年,我市又对此墓进行修缮,在墓前竖立了大型浮雕像。此墓1982年被定为市级文保单位,现在的墓高1.7米,直径约3米,建于长6.7米,宽7.4米的平台上,北面有半圆形挡土墙,墓前有高1.5米左右的大理石碑,上刻七个篆书大字“东莱太史慈之墓”。

  这张民国照片立刻引发了张鹏对太史慈墓过往的回忆。他表示,自己小时候在北固山上玩耍,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那里只剩下一堵半圆形的矮墙,而矮墙前已没有坟茔存在,周围也没有任何墓道遗迹;而20年前,我市的一位收藏家冷先生曾跟他提及太史慈墓前那块墓碑的情况,称那块墓碑是由我市原文物商店的老职工柳耐冬所书,而当时书写此碑时柳耐冬只是一个少年,而今年这位冷先生已经83岁了;张鹏还请来89岁的老父亲辨认这张照片,老爷子是1947年来到镇江生活的,他也没有看到过这个样子的太史慈墓。

  仔细看这张民国太史慈墓老照片,墓区后面的山形与现在的山形相差并不多,而最让人称奇的是整个墓地的布局:背后依然是那堵熟悉的半圆形矮墙,前面有坟茔,坟前有立碑,还有石质构件搭建了一个小型的墓区,三边各有护栏,入口最特别,采取的是一个“门”字形横梁架构,门当也极简,只是采取了一个弧形,但意思明确,整体造型很切合民国建筑味道,既朴素又庄重。张鹏称,他在江南一带见过很多墓地的布局,这种入口采取“门”字形架构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也希望有更多的老辈人共同来回忆这段历史。(竺捷)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