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镇江市救助站首次运用人脸识别确认受助人身份
2017-11-23 09:1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23日讯 “像,有点像,再看看家庭住址和口音对不对……”昨天下午,在镇江市九久老年康复中心,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镇江站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之下,首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托养在这里的长期滞留流浪人员寻亲。而这一寻亲手段的首次运用就取得了让人意外的成果,在对9名滞留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比对之后,有两人基本确定身份,另有一人虽不能最终确认,但信息相似度非常高。

  工作人员首先来到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今年10月,一名年约50多岁的女子被句容民政局送到市救助管理站。这名女子被送来时腿部有伤,因此被安排在市二院治疗。因为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女子始终无法说清自己的基本信息。民警反复识别、比对,遗憾的是,该女子没有照片录入户籍系统,始终未能找到匹配的信息。

  随后,工作人员又来到了九久老年康复中心,市救助站目前共有8名滞留人员寄养在这里。在对第一个被工作人员叫做“武都力”的滞留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后,有了让人高兴的结果。出现了相似度高达93%的信息,结合口音以及工作人员日常了解到的信息,基本可以确定“武都力”的身份。

  在“武都力”之后,又有一名女性滞留人员的身份通过人脸识别基本被确定,另有一人虽仍存疑,但信息吻合度很高。

  据了解,每年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的流浪人员中,总有一些人身份信息不明。他们中有迷途走失的老人、儿童,有精神障碍患者,有存在沟通困难的聋哑人员,甚至还有不愿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截至目前,共有28人被托养在我市的多个养老机构中。长期滞留人员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压力,对于滞留人员而言,享受不到亲情的关怀和呵护,对生活和康复也极为不利。

  此前,公安部、民政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查询,既要为这些流浪人员寻找亲属,也要甄别出有无藏匿的违法犯罪人员。不久前,市救助站主动与铁路公安对接,借助铁路公安的技术手段,帮助流浪人员寻亲。昨天是市救助站与铁路公安首次合作采用这一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过去通常使用在刑侦、户籍等领域,没想到用到帮助流浪人员寻亲上,效果也这么好,下一步,市救助站将继续和镇江站派出所合作,对所有滞留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比对,尽快帮他们找到亲人。”市救助站受理科科长王菊龙说。

  (朱秋霞)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