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日讯 一根呈三角状的鱼头刺横亘在食管内,尖头已刺破食管,距离胸主动脉仅半公分……10月29日,来自镇江丹徒高桥的市民王先生午饭时误吞了这根“致命鱼刺”,在市区辗转了数家医院后,最终在江大附院通过胃镜将这根三角刺取出。据江大附院医生介绍,如果王先生用了吞饭团、喝醋、吃韭菜等土方法,或是再延迟一段时间就医,那么他将接受开胸手术,甚至丧命。
小小鱼刺带来致命危险
当天中午11点左右,王先生在吃鱼时,不慎将鱼头上的一根大刺吞了下去,顿时感到了疼痛不适。因为之前看过新闻,他知道被鱼刺卡到后不能靠吞咽饭团等土办法来解决,于是迅速赶到高桥当地医院,医生查看后让其赶紧去市区大医院。王先生随后来到市区,连跑了两家医院,在耳鼻喉科检查后确认了鱼刺不在喉管,随后又做了胸部CT,发现鱼刺已经卡在了食管处,而且位置十分凶险,距离胸主动脉很近。这两家医院的消化科医生看了都不敢下手,让他到江大附院试试。
“患者到我们这就诊时已经是晚上了,看了CT摄片后确实感到很棘手。”江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炜当晚正好值班,“我跟患者交代了各种可能性,鱼刺卡在食管内,部分嵌入食道粘膜,周围有动脉血管在搏动,如不及时取出,很容易引起穿孔、大出血,胃镜取物时稍有偏差也将是致命的,如果胃镜取不出来,那么患者就要做好开胸手术的准备。”王先生表示愿意和医生一同努力,希望通过胃镜将鱼刺取出。
胃镜下医生发现这根鱼刺还在不停蠕动,情况十分凶险。张炜让王先生屏住呼吸,在鱼刺的尖头处试着拽了下,没有效果,转而夹住三角刺的下端,尝试着一点点发力拖拽,鱼刺成功被取出。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几乎大气都不敢出,张炜说,这20分钟的胃镜简直“如履薄冰”。
胃镜取物可谓“大开眼界”
“大多数都是来取鱼刺的,但也有很多其他的异物,比如打火机、圆珠笔、假牙、尺等等。”江大附院胃镜中心护士长陈萍告诉记者,他们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食管异物病例。
有患者吞的是打火机,我们胃镜下还能看到上面“欢迎光临”的字样,陈萍介绍,这些表面比较光滑的物体很难抓取,不仅考验技术还要拼智商,要医护人员绞尽脑汁想对策。
吞咽异物的危险系数很大,致命的案例并不罕见。陈萍介绍,他们就遇到过一个患者,误吞枣核后三天才来就医,尖锐的枣核在食管处造成穿孔、感染,最终患者不幸死亡。
食管异物中最难取的就是假牙,在王先生取鱼刺的当天,江大医院就收治了一位女士,在吃饭时假牙脱落,随着食物一同滑到到食管。“假牙本身体积比较大,而且端口都是呈鱼钩状的,极易划破食管造成穿孔。”当班的副主任医师蒋小猛介绍说,他们要利用保护套将4个鱼钩处套住,防止二次划伤,再设法取物,整个过程耗时40分钟,难度系数极大。
“我们胃镜中心每年取异物的病例大约有近200例。”江大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徐岷告诉记者,胃镜取物十分考验临床医护人员的经验与技术,需要医生、护士还有患者通力合作,借助胃镜精准高效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孙卉 孙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