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7日讯 最近,网上关于陪孩子做家庭作业的各种“梗”真是让人又哭又笑,有说“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的”,有说“光荣地躺在急诊室急救,病因是脑出血,严重怀疑是教孩子写作业导致的”……虽说陪孩子做作业陪垮身体的毕竟是极端个例,但“为作业所困”却几乎戳中每个家长的“痛点”。对于不少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来说,陪娃写作业开启“吼叫”那是家常便饭,一个晚上作业写下来,不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心力交瘁。
前不久,省教育厅再次发文,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其中多项规定涉及时下热点,其中就包括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以及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等。
家庭作业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孩子的家庭作业做多少合适?家长到底要不要陪做?昨天,记者在走访时相关教育专家表示,我市在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对学校办学行为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要求切实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各校执行情况良好。对于家长要不要陪娃做作业,专家认为,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家长陪娃做作业并无不可,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对,只会事倍功半。
“惨痛陪作业史”
引发家长共鸣
连日来,一篇名叫《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网文在朋友圈被刷屏,各种对陪娃做作业的吐槽引发了家长们的强烈共鸣,也令家长们那无处安放的焦虑跃然纸上。
小学一年级的恬恬这些天每次回家做作业都要被妈妈训得掉眼泪,而妈妈一提到女儿的作业,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汉语拼音的b和d,阿拉伯数字的6和9,她总是搞不清楚,不知道教了多少遍。”恬恬妈无奈地告诉记者,第一次发现女儿这种差错的时候,她是耐着心给女儿讲解两者的区别,女儿也表示听懂了,结果,第二天的作业上,就犯了同样的错误。第三天,又在同样的问题上栽了。第四天,当再次发现同样的问题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自此迈上了吼叫的路程,还差点把女儿的作业本撕了。
对于每一位陪孩子做作业的家长来说,几乎都有一部“惨痛陪作业史”——孩子好动爱玩,得“斗智斗勇”帮他集中精力;孩子困惑不懂,得循循善诱花样启发;遇到超标习题,还得亲自上阵、全权代劳。
小学三年级的彭彭自从上了奥数班,彭彭爸的朋友圈就俨然成了“作业圈”。“儿子的不少数学题我也不会做,只好硬着头皮在朋友圈里求助。”彭彭爸说,儿子不少作业太深奥,有时为了解一道题,不仅全家总动员,还亲戚朋友总动员,大家在微信里讨论得热火朝天,自己会解题后,再讲给儿子听,“说实话,有时我宁愿加班,也不想回家陪儿子做作业。”
教育部门再发文
为学生“减负”
从制作PPT到写手抄报,从修改习题到制作手工,从课堂作业到社会实践……近年来,甭管是幼儿园家长,还是小学生父母,通通忙得一塌糊涂,大家戏称这种作业模式为“老师领导下的家长负责制”。
为进一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前不久,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再次对学校招生、课程、作业、考试、辅导、作息等领域作出规定。
《意见》规定,要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作业平衡机制,各校要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加强对各门学科作业的统筹管理。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1.5小时和2小时以内。同时,增强作业实际成效,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作业,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在今年上半年,我市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通知》,从严肃招生纪律、实施师生均衡配置、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加强课程计划落实管理、加强晚自习管理、严禁组织节假日补课等8个方面,明确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要求。
陪做作业要有
正确“打开方式”
“这个学期以来,孩子在家几乎没有什么书面作业,问他都说在学校里做好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睿睿的妈妈告诉记者,应学校要求,她曾经在网上填写过有关家庭作业完成时间等情况的调查表,从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学期以来学校减负工作卓有成效,如今孩子每天回家只要做做查找资料等预习功课,“终于摆脱了陪做作业”。
“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落实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举措,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减轻自己的焦虑心态,这样才能从陪做作业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市一教育专家认为,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作业出彩,使得本该是孩子独立写的作业,变成了家长“陪着写”“主导写”,最后干脆成了家长们的实力较量。如此一来,一边家长们在不断吐槽,一边孩子们的作业越做越优秀,但却离孩子的实际水平越来越远。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心态也难免发生微妙变化,觉得该自己面对的总会有人帮助,很可能因此失去独立思考的热情,养成事事依赖的习惯。
专家建议,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家长陪做作业并无不可,但要注意方式,改变态度,同时不要事事代劳,应积极引导孩子,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给孩子自尊、自由和主权,让孩子在作业中产生兴奋感,不要怕孩子出丑,让孩子知道做作业是自己的事,而不是为了父母做作业。(古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