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扬中市八桥镇实践精准惠民
2017-10-12 15:0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镇江讯(孙德圣 潘菊梅) 投资1100万元,100张床位,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养老院。10月11日,走进这家养老院,发现二件更加温馨的事:四合院内房间前面走廊墙上,离地80公分全部加装着蓝白相间的扶手,方便老人们行走;养老院门口,就是村民卫生室,“全国优秀乡镇医生”郭洪彬在此坐诊。

  利民村党委书记刘乔荣说,全村60岁以上人口占25%。大部分老人居家养老,但有的老年人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还有少数孤寡老人,在家无人照顾,进城太远,在家门口养老,都是乡里乡亲,凡是相互有个照应,比什么都强。

  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利民村分群而宜,精准实施。

  扬中工业经济发达,利民村年轻人基本就近打工,但部分“5060”人员身体很好,外出就业困难,传统种田效益较差,闲在家里发慌。今年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1000亩土地,引进1000万元社会资本,建设“田园综合体”,从事特色种植养殖。一期工程涉及1000人,入股农民亩均每年分红800元,打工年收入2.8万。学会技术与经营后,有创业冲动的,也可以反租土地,当起农场主。

  江苏省人民医院施超与韩玉萍夫妇二人都是利民村人,多年来一直把医院里的专家请到村里为村民义诊。像他们夫妇一样,村里28位乡贤对家乡发展关怀备至,在加拿的黄克斌先生,今年回乡投资3000万元,新上防弹纤维项目。“除了乡贤,村里还有300多人在外地工作,大家都渴望回家后有个归宿感。”刘乔荣介绍,为了满足外出村民落叶归根的愿望,今年村里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乡贤林”,搜集“大干川之迷”、“飘洋船与道士庙”等19个家乡故事,配上步道与休息亭,让大家回家休憩之余,看得见乡愁。“下午去北京与一个文旅公司洽谈,引进10亿元投资,将村里1.5公里长江岸线打造成民俗文化文旅胜地。”刘乔荣透露,该项目已向市里申请规划,将为乡贤回村安家预留“绿色通道。”

  “精准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就必须精准施策,越接地气越惠民。”今年73岁的老支书梅仁春称赞道,八桥镇激发村级发展活力的意见规定,新增企业税收镇政府留成部分,前5年分给村里50%,第六年起,新增企业与原有企业新增税收部分,镇政府从分成所得部分中返还20%给村里,并对一些特色富民、惠民工程给予奖励。他说,农民要什么,村里最清楚,期待能有更多的政策向下倾斜,调动村里精准惠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共享发展成果落实到每家每户农民。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