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9日讯 网络时代,让群众和企业多走网路、少走马路是各职能部门的发展方向。去年底,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e办事平台,市食药监局在全市率先尝试应用、完善程序、全面铺开,e办事平台办件占比位居全市第一。这是记者昨天了解到的信息。
27项许可事项
实现“不见面审批”
去年底,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e办事平台,市食药监局将市本级27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e办事的一级事项管理,通过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各类填报样表、实施即时咨询释疑等手段,在经历了数百次调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市本级行政许可办件e办事平台办理占比96.43%。
市食药监局行政服务处处长陈辉介绍,在推广e办事平台的过程中,为使办事群众企业能尽快接受并熟悉e办事平台,他们制作发放图文并茂的e办事指南和二维码,并通过企业QQ群、暖企惠民大走访等载体,向群众和企业宣传e办事平台,提高e办事平台的知晓率。在全方面宣传推介下,这种新审批方式得到了办事企业群众的迅速认可,窗口再也没有出现排队等情况。同时,市食药监局窗口审批事项的结果性材料均支持邮寄送达,企业和群众可以真正做到“不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特别是对一些连锁企业来说,每家店都需要不同的许可审批,办事人员原本需要天天跑窗口,现在完全可以把这块精力省下来。”他说。
杨海艳是润州区新新春药店的负责人,之前她服务的药店共有10多家,新开药店要筹建、验收、GSP认证、执业药师注册……几乎一个月就要跑窗口三四趟,而现在,有了e办事平台,她拍照、上传照片,直接在平台上操作,办理的相关证件,窗口还可以邮寄过来,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截至目前,市食药监局窗口共办件869件,其中通过e办事平台共处理838件许可,群众满意率100%。对于未使用e办事平台的,窗口人员会通过问卷方式进行咨询,助推办事平台。
不停做“减法”,
优化行政许可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认真研究法律法规,实施了药械许可三个“一律”,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首先,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定中没有明确数字化准入门槛的,一律不自行设置最低门槛。其次,要求企业人员达到某些专业素质要求的,一律不指定、不推荐培训机构。再者,出台《镇江市食品药械许可疑难问题协商处理办法》,明确规定:对于法律法规的空白处及一段时间以来积累的疑难问题,一律以协商会的形式,有关职能处室共同担当予以解决,一律以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处理任何许可诉求。
市食药监局还持续对审批事项进行逐项梳理,压缩许可时限,实行简政放权,如:将药品经营许可的筹建和补发等一大批办理承诺事项由15个工作日压缩为即办件;将其余办件量较小的10多个审批事项的承诺时限均由15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将食品生产许可审批由35个工作日压缩为20个工作日。
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继续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更大的勇气和担当推进简政放权,将惠民利民政策推向深入,聚力打造阳光、开放的食药械许可工作体系。
针对群众一谈到审批就感觉难、想着要找人的情况,食药监局将对近3年来办理的食药械申请与批准情况按照类别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就通过率与不通过率、审批时限长短、通过和未通过检查的缺陷项等进行分析汇总,在适当范围对外公布,让群众和企业对整体审批状况有一个理性认识,并以“店小二”的角色在接受新开办企业及企业换发证咨询时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
据悉,市食药监局将分别选取一家药品连锁企业、一家单体药店、一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公司、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作为标准店,作为许可软硬件条件的“模板”予以展示,给拟新开办的申请人现场学习的平台和筹建标准,做到提前介入,让企业在行政许可上少走弯路。
(记者 王露 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