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丹阳警方坚持创新驱动 推进科技强警
2017-08-24 10:22: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4日镇江讯(孙德圣 石静 何志斌 张斌)“面对公安工作的新挑战,面对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面对全警警务实战的新需求,我们着力加大科技强警力度、深度和广度,科学规划,周密实施,强化保障,全力推动科技强警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丹阳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陈俊表示,警方全面拥抱现代科技,用大数据催生警务活力,努力实现便民惠警、减负增效的多赢效应。

  以实战需求为第一信号,谋定建设篇章

  大数据是激发警务活力的关键支撑。丹阳警方依托公安专业数据平台优势,建立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形成了集资源汇聚中心、合成研判中心、联合指挥中心、数据服务中心为一体的大数据指挥服务格局,有效满足了预警处突、指挥处置、侦查防范等实战需求。

  7月底,湖北武汉籍女青年黄某到丹阳游玩,却不幸陷入非法传销窝点。8月10日丹阳警方接到黄某亲属的求助后,立即启用实战平台电子影像地图、合成中心监控系统等对黄某展开全城搜索,最终于16日下午在丹阳市区某小区内成功解救被困长达16天的黄某。

  丹阳警方坚持走“面向实战、加大投入”的科技建设之路,在镇江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视频图像智能检索系统、刑事技术光学实验室、合成作战平台、高清音视频传输系统、智能单兵取证设备,推动破案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打击精确度、能效度显著提升,连续7年命案全破。建立通讯工具一体化智能取证系统,为案件侦破提供数据支撑,网络取证、网络扩线追逃等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12月,丹阳警方通过该系统破获的一起强奸案件入选“江苏省电子取证十大经典案件”。

  以全警应用为第一导向,实现转型升级

  2017年7月17日晚上八点多钟,一名载客三轮车驾驶人在丹阳市丹北镇被抢劫。案发后,警方立即多系统多平台实施综合研判分析,通过对涉案现场周边大量资料的分析,发现一名可疑男子,在案发后变换多种交通方式逃跑。深度研判后,查得嫌疑人案发当日4个重要时间节点行踪,并锁定嫌疑人“落脚点”。次日上午,警方突袭,将正在梦中的嫌疑人一举抓获。从受案到破案,仅仅过去12小时。

  科技精确制导,一切向实战看齐,打击犯罪稳准狠,推动“信息孤岛”向“整合应用”转变。警方投入440余万元自主研发了丹阳公安实战应用平台,推动丹阳本地平台数据与上级基础信息、各类社会数据的关联整合,打造全警共享、汇聚1500余万条各类信息的“数据池”,实现了丹阳全市视频监控在一个平台联网、一张地图展示、一个界面调用、一个系统关联,不但方便办案民警找监控、调监控、用监控,还大幅度提高了视频监控资源的应用面和利用率,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科技强警二等奖。推动“被动防控”向“智能防控”转变。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应用,通过与接处警、GPS、视频监控等联网对接,为智能指挥调度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形成了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勤务指挥室、街面巡防警力互联互通、随时通话、随时调用图像的指挥平台,打造了智能指挥“巡控网”。

  以素质提升为第一抓手,打造科技新警

  景志鹏,26岁,丹阳市公安局南环路派出所刑事治安民警、侦查团队主办侦查员。工作第二年,相遇一名“资深”犯罪嫌疑人,景志鹏连续6天比对监控,全身心地投入,寻找蛛丝马迹,最终发现其作案规律,并抓获了这名狡猾的嫌疑人。从警5年,他共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150余人,破获刑事案件200余起。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科技创新为警方注入强大的战斗力。“科技是手段,警力无增长型提升最终要靠人来实现。”丹阳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周建军介绍,丹阳警方通过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逐步实现从简单应用技能培训到实战操作技能培训的转变;坚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做强科技强警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公安专业科技人才的创业热情和工作潜能。

  “80后”女警王丹是“丹阳公安”微信公众号的“小编”。从一名新媒体采编一体化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王丹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从简单的信息发布,网上办事、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移车等业务,做到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更多便利的警务服务,开通短短一年半,收割粉丝六万多,居江苏省警务微信公众号前列。现在,丹阳警方正在探索实施红绿灯“自适应”应用,积极推进“智能停车”落地实施,“行车难”顽症正逐步破解。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