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江科大两项目亮相央视《创业英雄汇》 共获700万意向融资
2017-08-22 09: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22日讯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水下焊割机器人”和“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两个项目亮相央视财经频道大型创业栏目——《创业英雄汇》,“水下焊割机器人”项目获天星资本满额500万元意向融资,“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项目获玖弘基金200万元意向融资。

  江科大材料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三学生刘雅倩是“水下焊割机器人”项目央视现场的创业答辩人。她介绍,水下焊接与切割常应用于海上救捞、海洋能源开发、海洋采矿等,是水下工程结构安装、维修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手段。目前最常用的水下切割为水下电弧-氧切割技术,需要专业的潜水工作人员入水作业,最大下潜深度仅限50米左右,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而水下焊割机器人只需工人岸上轻松操作,200米水深也可以自由探索,从人工成本来算,一个人配一台机器人,就可以替代十名潜水焊割工,且机器人使用寿命至少十年。截至目前,团队已经申请专利保护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助战团嘉宾、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听完刘雅倩的项目阐述后表示有满满的惊喜,认为刘雅倩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焊接工”。助战团嘉宾、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起人邓亚萍对项目团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团队非常有创造性,敢想敢干。天星资本现场给出满额500万元的意向融资,天星资本创始合伙人蔡志明表示,之所以给了足额的投资量,主要是对团队的一种认可,作为大三的学生,确实缺乏很多经验,但是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从研发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来看,他认为团队具备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的可能性。

  由江科大电信学院2013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娄康做创业答辩人的“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现场获得玖弘基金200万元意向融资。娄康介绍,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相当于给了用户一双水下的“眼睛”,可用于水质检测,让用户能够及时了解养殖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安全、优质、高产的目的。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拥有自主开发的水下动力定位系统,该系统使得机器人在强劲的水流下也可以平稳地进行水下作业。机器人还可扩展应用于寒冷水域的海参捕捞等作业,价格为国外产品的50%,性价比高。

  作为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玖弘基金的创始人安阳,专注于国内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他表示,将会帮助团队提升技术实力和优化股权,并提供上下游产业支持。

  “参加央视《创业英雄汇》收获良多,对创业观念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娄康告诉记者,高校项目走向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团队、技术、股权比例还是市场等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创业是一种心态,是在不断学习中寻找机会的心态。大学生应该把创业当作一种历练,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王琳 古瑾)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