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6日讯 前天下午,花山路上一家养生堂的员工李女士致电京江晚报,反映在米山人家南门前的一段花山路,最近一段时间又落下很多被镇江人俗称“吊死鬼”的软体虫子,不仅让人恶心而且影响到沿路商家的生意。她请晚报为他们向有关部门呼吁,尽快使用药水治虫。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花山路并找到了“修合养生堂”的员工李女士。记者在现场看到,从105路站台到东侧的十字路口,在长达200多米的花山路两侧,建设单位种的都是重阳木,这些树上都有这种虫子为害。
这是一种黄褐色的软体虫,它从重阳木树上通过吐丝垂降下来,落在地面后蠕动爬行。由于数量很多,李女士和紧临的几户商家出于无奈,只好一起用扫帚清扫爬到店门前的虫子。
“这种虫子我们也不知道名字,好像镇江人俗称为‘吊死鬼’。”李女士说,它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6月底7月初。“今年三四月份,前一年的虫卵孵化成黑色蛾子。天气热起来后,它繁殖得更快了,发生数量更大了。这几天虫量尤其大,只需个把小时商铺门窗上就爬满了这种虫子,不仅令人恶心,顾客也不敢来,影响了我们做生意!”
这种扰人的虫子究竟是什么呢?据市城市绿化管理站工程师刘曲波介绍,它的学名叫重阳木锦斑蛾,俗称为“吊死鬼”。它的发生要看气温、湿度等自然环境条件,一般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第一代越冬幼虫出来,5月中下旬第二代出来,6-7月份则是第三代。如果天气条件有利,9月中下旬还可能发生第四代。
重阳木锦斑蛾的幼虫具有食叶性,为害鼎盛期时,一棵树上可发生2至3万只幼虫,它们吃完一棵树上的叶子只需要两三天,有时甚至只要一天半工夫。它的虫卵一般隐藏在石堆、瓦砾堆、墙脚、树木裂缝、树下小苗中越冬,分布面积大,同时幼虫期短并很快羽化,扩散的范围大,所以治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大量虫体出现时该怎么办,他表示,“可以用药水治理。”
花山路的建设单位是市干道办,目前还没移交市城市绿化管理站。记者随即采访了市干道办。
“从接到市民投诉起,我们前后到现场察看了3次。第一次是在十多天前,当时看到重阳木锦斑蛾的发生尚不明显。后来又第二次去看了,因为喷药剂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也不利,我们当时认为不能随意采用化学治虫法。”市干道办审核科负责人李先生说,但昨天派人第三次到现场察看,这种虫子的发生较重,决定暂时采用化学治虫法。“我们已经购买药剂并将在近两天打药治虫。往后还将继续观察,如果发生量还比较重,将继续打药治理。”
在接受采访时,李先生同时表示,这种药水不能老打,这样会使得虫子产生抗药性,同时也会影响市民的身体健康。(干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