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记者昨日从市人社局出台的《2017年全市就业创业工作要点》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推动就业转型、创业升级,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市今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达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扶持自主创业7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
在促进稳定就业方面,我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细化落实《镇江市富民增收实施方案》涉及的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制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制定并落实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优化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同时,策应就业形势,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投入,兑现落实就业扶持、创业奖补等政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引人关注,我市将此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新一轮驻镇高校毕业生留镇、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三支一扶”等计划,落实完善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等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和创业。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和就业创业服务率“两个100%”,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达到92%以上。
在去产能职工安置上,做好化工行业“四个一批”职工分流安置工作。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援企稳岗、转岗培训等援企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分流安置职工,并实施就业再就业帮扶行动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通过提供政策扶持、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托底安置等措施,帮扶失业职工及时就业创业。
全民创业工程继续实施,扩大创业政策扶持对象范围,加大创业奖补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励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积极求职创业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宽容创业失败机制。整合财税金融支持政策,重点引导扶持“大学生、高技能人才、科技专业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四类人才创业。据了解,今年将进一步完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小微创业者分享创业成果机制等,引导和支持城乡小微创业者实现创收致富。
在创业载体建设上,我市将整合驻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资源、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区域特色资源,打造一批市级创业示范基地。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和“互联网+”需求,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载体,重点支持打造新区通航小镇、京口e创小镇2个创业特色小镇。
为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我市推进十项培训计划,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点群体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等,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据了解,今年我市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将达2.2万人,其中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创业培训6700人。(朱辉艳 沈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