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12日讯 进站买票,凭票上车,这样的规定大家都很熟悉。然而,京江晚报日前收到一封“投诉信”,声称以前可以在丹阳汽车站进站乘车的,今年春节过后行不通了。这封署名为“丹阳至宝堰全体乘客”的信里说,他们长期乘坐丹阳到宝堰的班车,以前每次回家都从丹阳车站进站,但现在他们却被车站工作人员要求去离站较远的马路边等车,刮风下雨时实在不方便。
为什么之前可以进站而现在不行,乘客的反映属实吗?带着疑问,记者调查发现,乘客反映的班线在车站内并不售票,而客运班车在站内停车也有好些年头了,也缴纳一定的费用。丹阳汽车客运站相关负责人坦言,原先无票上车的情况确实存在,“没抓那么紧”。现在规范要求乘客必须凭票进站,他们也是按照要求认真执行。
乘客在外候车有怨言,
司机称影响收入
在这封“投诉信”里,有一位驾驶员谭先生的联系电话,反映情况的乘客说,谭先生是丹阳至宝堰班车的驾驶员,包括谭先生在内的几名驾驶员,也对车站的做法感到不解。
记者拨通了谭先生的电话。据谭先生说,丹阳至宝堰的这条客运线路是私人承包性质,他们的车辆挂靠在丹阳通达公司下。与他一起跑这趟班线的还有2名驾驶员,三人每天“循环跑”,接送乘客。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因为车站安检逐渐严格,乘坐这条班线的乘客就不大好进站了。大约从今年2月开始,即使过了安检,这些乘客也不能从检票口进站上车了。乘车地点,换到了离站大门一百多米远的一个公交站点上,也有乘客会在隔壁的加油站旁等车。
这样的变化,影响到了不明就里的乘客。班线驾驶员王先生说,有的乘客抱怨,他们拖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还要从车站走上一段距离等车,遇上下雨天情况更糟。他就看到过有乘客因为无法进站而与工作人员争吵,一些“老客”更是情绪激动,不愿到站外等车。
根据驾驶员的说法,这些乘客早些年都可以进站候车,真正不好进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乘客感到不方便,有的就不坐我们的车了。”谭先生说,如今私家车越来越多,公交线路也很多,留给乘客的选择增多,在车站“关闭”这些乘客的上车通道后,自己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
谭先生还提到,车辆停在站内,每个月要缴纳220元的“管理费”,但不停在站里,苦恼也多:“外面首先没地方给你停,要是违停,还会被罚款”。
车站做法事出有因,
班线在站内并不售票
前天上午,记者登上了谭先生的客运巴士。这是一辆19座的客运车,外观上较为陈旧。车内有一份简易的班车运行时刻表,分别是3名班车司机的发车时间。谭先生解释,最早从宝堰出发的班车时间为6:40,相对应的,丹阳最早的发车时间为6:50;最后一班车从宝堰出发为16:15,而从丹阳发车为16:40。
从发车时间看,乘客在起(终)点站等车的时间间隔,大约为40分钟。
客车从宝堰中心卫生院附近出发后,经丹阳行宫,再沿香草河驶入丹阳市区,最终停在丹阳汽车客运站内。最多时,车上坐了一半的乘客,有的乘客距离较近,很快下了车,给了2元。谭先生说,从宝堰到丹阳车费最多7元,返程也是如此。有的中途下车的,给个三五元也是常有的事。
在车站内,记者走到检票口询问到宝堰“是不是从这里上车”,一名正放行乘客的男子指着玻璃外说,到宝堰的要到加油站那边坐车,这边“不进站”。而在售票窗口,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到宝堰的车”。记者观察发现,在车站内售卖的班次里,的确没有到宝堰的车。
对于乘客反映的问题,丹阳汽车客运站史站长说,车站并不存在不给上客的说法,而是现在行业管理、车站管理越来越规范,所有乘客都要凭票上车。
由于历史原因,丹阳至宝堰班线在车站内一直不售票,乘客之前无票也能进场,“那时抓得也没这么紧”。现在行业规范要求,无票乘客不能进站,如果随便进出,会影响乘车秩序。因此丹阳至宝堰班线的乘客,要到加油站那边等车。史站长表示,从车站走到加油站旁并不远,车站内还有一些线路跟这条线路类似,乘客也是在外候车。
谭先生车辆挂靠的通达公司一位陈姓副经理表示,他们有一条从丹阳到常州的线路,也因为车站管理强化后而只能在站外候车。从管理角度看,车站的做法并没有错。
他介绍,相应线路在一开始协商进站时,他们没要求站里组客(即站内售票),后来就一直维持下去。鉴于目前情况,他们考虑与车站方进行协商,对上述两条线路站内组客。(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