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4日讯 随着“首届宝堰美食节”的临近,宝堰镇申公塘村李柏喜家的米酒作坊近日突然热闹起来,前来选购自酿米酒的人日趋增多。前天又来了一群陌生人,口音来自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令人很难听懂,幸好随后上前的一名中年人用宝堰话解了围。
李柏喜告诉记者,带着这帮南方人来的中年人姓赵,老家是与宝堰一墙之隔的句容春城,早年外出创业,现在是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赵先生一直喜欢宝堰的米酒,外出创业十多年来,家乡的米酒就很难品尝到了。上次清明节赵先生回老家春城得知,毗邻的宝堰镇不久将举办“美食节”,届时美味佳肴都会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他回到深圳公司后,闲暇时和朋友谈起此事,没想到这些南方的朋友也想尝一尝这种土作坊里人工酿制的米酒。十多天后,这帮南方的朋友相约,专门从广东深圳来到千里之外的镇江宝堰。
今年67岁的李柏喜介绍,李家酿制米酒传到他儿子至少已有四代人。李柏喜的父亲叫李兆庚,今年已93岁了,身体还好,酿酒忙的时候还能搭把手。而李柏喜的老父亲又是从李柏喜的爷爷手中学会酿米酒的,也就是说,从清代开始他家就酿酒了。李柏喜清晰地记得,他年轻的时候,父亲李兆庚手把手地教会了他酿米酒。“文革”中一度中断在家酿酒,因为那时不准私家造酒,村里建起了集体酿酒作坊,会酿酒的村民集中到村里酿酒拿工分,卖酒所得属于集体经济。
20多年前,自家责任田年年丰收,李柏喜再次拿出看家本领——酿制米酒,将责任田中产出的好稻米酿制米酒。一开始只酿制少量的米酒,除了平时自己喝喝,剩余的送给亲朋好友。后来要的人多了,家里的酿酒作坊也渐渐扩大起来经营。依靠酿酒得来的一些积蓄,盖房娶儿媳都没有借债。
儿子李如平成人后,李柏喜也将传统的酿酒工艺都教给了他。刚开始儿子还有耐心学和做,后来村里出门挣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李如平觉得这种传统的酿酒工艺挣钱太慢也太少,就在10年前到镇江市区创业去了,只能在节假日回家帮帮忙。渐渐年老的李柏喜独自支撑这门祖传的酿酒工艺,前几年,他也想歇手不再干下去,但喝惯了李家米酒的老顾客和村里的村民,都希望他再继续酿一阵子,这帮老伙计们说,对他的酒感情深着呢!李柏喜既开心又忧心地说,他酿制的李家米酒虽然深受乡亲们喜爱,但终归没有传承的人了,因为儿子已经改行,总有一天,他手工酿酒的传统工艺会失传的。
李柏喜告诉记者,镇上还有其他七八户也酿制米酒,但最年轻的“师傅”都在五、六十岁以上,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手工酿酒工艺了。记者了解到,宝堰米酒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其酿造方法也已入选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手工土法酿造工艺:从原料-冷水浸泡-蒸煮-反蒸煮-出粮-拌酒药-发酵-蒸馏,整个过程需要1个月才能蒸馏出酒。宝堰米酒属米香型白酒,纯大米酿造,无任何添加剂,不勾兑,具有口味纯正、酒质优良、营养丰富等特性。然而,随着现在社会急剧转型,这一传统酿酒技艺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方良龙通讯员 李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