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8日讯 福建“90后”小伙胡某不满工作事多钱少的现状,于是便注册微信(昵称“信用卡提额办卡官方认证”),通过朋友圈发布免费办理信用卡业务的广告。丹阳的王某嫌挣钱总比花钱慢,手头拮据的他通过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索“办卡”,找到了胡某。没想到,“发财之路”上,他不但被骗34万余元,支付宝账户还被盗取近万元。
在微信聊天中,胡某得知王某急需办理信用卡,便自称有网上办理信用卡的“金融一体机”出售。王某当即向胡某支付宝转账5500元订购了一台。
接下来的十多天,王某不断催货却不见办卡器的踪影。胡某为应付催货并消除王某不断产生的疑虑,便假借网上名为“何燕雄”的个人信息,向王某推介自己。同时,胡某推断王某的银行征信很差办不了信用卡,就宣称可为王某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但需王某支付刷新银行征信记录的一定款项,该款预存入王某的征信系统内,在信用卡办好后予以退还。
在似乎触手可及的金钱诱惑下,从去年4月下旬至6月初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王某通过微信、支付宝等转账给胡某人民币共计34万余元,胡某均占为己有,用于个人花销。
为避免出现付钱不及时的情况,胡某还诱使王某告知其支付宝账户和密码,由他自行操作。
胡某登录王某的支付宝后,发现王某绑定的银行卡内没有存款,于是心生一计,向王某的支付宝好友发送借款信息。
2016年6月3日,胡某两次以王某名义向其支付宝好友发送借款信息,后王某的支付宝好友张某分别支付了3000元、3500元、2000元、500元,胡某将这9000元全部据为己有。
在胡某第二次向王某的支付宝好友借款时,王某才发现遭遇了骗局,向公安机关报了案。2016年7月15日,丹阳、福建两地警方密切配合,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某小区内,将胡某抓获,及时追回了部分赃款。
胡某归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悔罪,恳请家人帮忙筹钱代其赔偿被害人王某,争取宽大处理。案件审理过程中,胡某的父母极力筹款并向被害人赔罪道歉,双方最终和解。
丹阳法院审理后认为,胡某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及盗窃罪。鉴于其具有坦白罪行、积极赔偿等认罪悔罪情节,法院对胡某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5万元。
(朱菊霞 符向军 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