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近年来,新集镇坚持把党员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健全党员教育体系,通过在完善教育阵地、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做优课程设置、做强师资保障、做好培训课堂,真正将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开设“农村课程”增定力。根据农村党员特点,设计符合基层实际的课程内容。一是上好“必修课”,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所辖基层党支部1590名党员全部参学,累计交流研讨316次;采取“线上+线下”灵活教育方式,寄送学习资料35份,送学上门76次,确保全镇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不缺课”。二是补好“专业课”,突出需求导向,针对机关、村(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党员群体职业专长差异,分类教授农业农村建设、基层治理、特色乡村产业发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伤预防、安全生产等专业课程,累计举办业务培训12场次、集中宣传13场次、实训演练4场次,切实提高农村党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三是拓好“选修课”,不定期开设党员心理健康教育、民生政策解读、就业创业培训等特色课程,提升教育培训“磁力”。
挖掘“农家师资”引活水。以“内培+外聘”方式建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从市级部门、本级部门、驻镇单位、共建单位、先进模范等对象中遴选党员讲师提供教学服务。把专家学者“请进来”,聚焦理论素养、理想信念、技能指导,邀请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本级共建单位等专业人员进行专题授课。让“关键少数”上讲台,将政策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书记、中层干部纳入师资库,强化“头雁”效应发挥。促本土能人传帮带,激活“银发”力量,搭建老中青交流平台,切实发挥老党员“智囊团”作用。同时,把熟悉基层工作、善于用群众语言宣传授课的致富能手、道德模范、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纳入师资库,为党员教育培训蓄积“源头活水”。目前,党员教育讲师库动态保持50余人,涵盖政治理论类、经济发展类、基层治理类、先进模范类等7个类别。
办好“农民课堂”强实效。转变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生产生活一线。一是打造本土课堂,充分利用联盟村民兵书屋、庙山村红色教育基地、天安村廉政文化广场等“家门口”红色资源开展实景教育37批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整合省级田间学校与合作社建设的农业农村系统名师工作室,每年为农村党员提供“菜单”式农业生产、农机农技培训20余期。二是搭建实践课堂,让风雨一线成为党员实战“练兵场”,在强降雨期间全镇共出动党员干部巡堤查险385人次,对骨干河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通过创建24个“两企三新”党组织“党员先锋示范岗”,推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显作用”。三是创新流动课堂,丰富学习载体,通过公众号平台、微信群及时推送学习资源,推进“指尖教学”常态化。依托1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暑期档“临时影院”“移动讲坛”“农艺展演”等22场次流动课堂,切实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仪组宣 卜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