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扬州讯 前不久,全球最大规模的青少年数学竞赛——600万名青少年参加的2024澳洲袋鼠数学竞赛结果公布: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小学英特六年级学生刘李江以满分成绩获得全球成就奖!更令人惊喜的是,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还有6人在中国赛区排名前3%,获超级金奖;16人在中国赛区排名前10%,获得金奖。
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数学成绩如此“出圈”,老师们自然振奋,却并不十分惊讶,他们说,这是小学英特“生态圈”蓬勃生长的结果,“出圈”的也不仅是数学,从阅读到科学,从语数到艺体,满园都是恣意生长的花朵。
他们说,小学英特是一座欣欣向荣、美美与共的“生态圈”。
“教育理想”的创新变革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承载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基础教育的梦想。办学20年,“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社会责任”的核心理念,在新东方扬外结出丰硕成果:一大批学子进入北大、清华、复旦、南大、芝大、康奈尔、杜克、剑桥等国内外名校,国际高中16届2100多名毕业生, 98%以上被美国Top100或世界Top200的大学录取。
新东方扬外人始终相信:只要营造出优质的生态,有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雨水、肥沃的土壤,学校一定会生长为一座“蓬勃的森林”。20年来,为营造优质教育生态,新东方扬外不断推动创新与变革,小学英特就是学校创新变革的典型场景之一。
新东方扬外的小学部,一直被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誉为“素质教育的典范”。如何在“典范”的基础上,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创新变革?学校对标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突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由此推出了“小学英特”板块。
向“英”而生、因“特”而立。英者,花也、美也;特者,挺立也,非同一般也。小学英特的创办,标志着学校创新与变革的价值导向更加清晰:呵护每一朵小花,尊重差异,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学英特“生态圈”由此蓬勃生长。
“发展天赋”的课程体系
一座蓬勃的森林,各类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汲取营养,从而友好共生、相互依存。在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生态圈”,更是尊重差异、强调共生,追求协调、注重持续。
新东方扬外的老师们总是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天赋。因此,小学英特课程设置的逻辑中枢就是“发展天赋”——认真执行国家课程夯实基础,通过各类校本课程发现天赋,再以个性化特需课程发展天赋。
比如,校本阅读课程,小学英特旗帜鲜明地推出“中文整本书阅读”和“英文原著阅读”。乍一看,难度极大,实施不易。事实上,小学英特的“中文整本书阅读”和“英文原著阅读”有着精心的课程设计和严格的教学规范,对如何筛选阅读书目、完善教学流程、策划设计配套活动以及评价激励机制等均有着详细规范。今年春学期,小学英特推出“阅读教育年度盛典”,实施了六大阅读类项目:一场家庭阅读教育论坛,一节英文阅读精品课堂展示,一份中英文阅读书单推荐,一轮阅读logo设计大赛,一篇阅读笔记分享,一场阅读教育成果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中文整本书阅读”“英文原著阅读”仅是“发展天赋”的校本课程的一角,在英语听说读写领域,小学英特还设置了英特演说家以及全部由外教执教的英文辩论、英文写作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发现天赋”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发展天赋——小学英特设置了小小托福评测、蓝思评测及KET考试等课程。
不仅是英语,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各科均以“发展天赋”为核心,构筑了夯实基础—发现天赋—发展天赋的课程体系,如数学,就以苏教版教材“夯实基础”,以数理思维课“发现天赋”,以高斯数学课程、澳洲AMC竞赛、澳洲袋鼠竞赛等“发展天赋”。
“跨界融合”的成功实践
高质量的“生态圈”,绝非整齐划一、重复单调,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小学英特“生态圈”,更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跨界融合、破圈成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英特独特的“IPC课程”(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就是以英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采取外教、中教合作教学形式,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引导孩子进行探索,涉及的学科有科学、艺术、数学、地理、历史、体育等。孩子在获取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探究、合作、审美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
比如,“IPC课程”《人体是怎样工作的》,需要学习人体三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涉及生物学、物理、化学、艺术、英语等多门学科知识。课堂上,外教老师带领孩子们分组团队合作,用气球和玻璃瓶等材料制作 “呼吸系统模型”,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掌握了人体三大系统之一呼吸系统如何运作。课堂上,四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毫无障碍地接受全英文授课,而且掌握了“trachea”(气管)、“diaphragm”(横膈膜)这类高难度的专业术语。英文能力、科学知识、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探究精神、发散思维……都在这一堂课上得到了培养。
事实上,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恰恰正是强调以核心素养为纲呈现课程目标,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近年来,各地的中高考出现跨学科命题也呼应了这一改革目标。如今,小学英特已成功打造出系列融合课程群:高年级打破学科的边界,构建“课启新岁,向时而行”主题融合课程;中低年级打破教材的边界,构建“地球,我们的家”主题融合课程,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PASSPORT TO A BIGGER WORLD”营地课程,打破课堂边界,把教室搬到大自然;戏剧课程,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壁垒,用House学院营造学习社区。
“伙伴关系”的合作构建
“生态圈”之所以形成、繁荣,离不开空气、阳光、水和土壤的滋养,更离不开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在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生态圈”,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也构筑起新型的“伙伴关系”。
从教师端来看,教师与教师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同时,教师更是学生的成长伙伴。小学英特定义了新型师生关系,即“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师在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中,自身也得到进步。更为独特的是,小学英特的教师与家长之间也形成了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教师们会组成教育小组,到每一个学生家里去家访,每年家访率均达100%。
从学生端来看,教师当然是自己成长最重要的伙伴之一。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是举足轻重的成长伙伴。在小学英特,在年级组层面建立了学生自治组织“学生成长学院”,让学生有了自治成长的空间。而长期学习生活在校园内的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在新东方扬外的氛围熏陶下,趋于平等、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从家长端来看,与教师的关系,不仅是因为教师对自己孩子的付出,更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价值关系。在小学英特,这种源于家长的信任有数据支撑:超过10%的学生来自同一个家庭,哥哥姐姐在小学英特就读后,家长特别信任,又让弟弟妹妹过来就读。家长信任,又形成了二次口碑传播:近7成的学生是家族内有孩子在这里就读。
教师、学生、家长,互为伙伴,相互信任、相互成长。在这样的“生态圈”中,学生的表现也格外阳光自信、乐于探究、善于合作。
“面向未来”的价值追求
在今年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的毕业典礼上,陈庆翔校长深情寄语毕业生:“希望你们保持着一颗好奇之心、一颗探究之心、一颗包容之心,勇于探索未知,不断追求真理!”
保持在小学英特培养出的好奇心、探究心、包容心,无疑是支持学生“面向未来”的重要内生动力。学部负责人说,“面向未来”一直是小学英特的价值追求,他们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培养真实情景下的问题解决者。
支撑这一价值追求的,是小学英特的课程设置,更是强大的“三驾马车”师资——有英语国家背景的外教,为学生打开了视野,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碰撞;一大批海归师资既具有国际视野,更熟悉国内教育教学规律;高水平的中教名师团队,确保了学生学业质量。小学英特教师成长方向就是真心爱教育、专业水平高、综合素养厚、工匠意识强的融合学习者。为此,小学英特设立了“跨学科研修工作坊”,覆盖全体任课教师、副班主任,以融合赋能“面向未来”。
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小学英特研制了一套极具特色的学业质量标准。在国家课程方面,小学英特将学科质量标准细化,分解为关键知识、思维、能力、品质等细目,建立起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和质量测评目标体系。在校本课程方面,坚持“不同阶段,多元方式”原则,制定等级化、描述性、发展性的评分标准。比如,IPC课程的评价,从“平时作品呈现”,到“标准化测评”“学期成果报告”,既有过程评价,也有结果评价。“PEOPLE OF THE PAST”主题,学生则撰写相关历史人物的研究报告,制作相关服装、海报,并作演讲。戏剧课程上,采用“课程成果展”的形式,按照音乐剧、情景剧、即兴喜剧、肢体戏剧等剧目类型,分学段进行展示。
扎实牢固的国家课程教学保障、差异多元的校本课程保障、发展天赋的个性化课程保障,从课程到师资,从理念到体系,从实践到评价,多维度的保障系统,让小学英特“生态圈”蓬勃生长、欣欣向荣,让新东方扬外小学英特的孩子拥有了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