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双创示范成果 完善配套市县乡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争取在2023年11月底前,各县(市、区)、功能区和各乡镇(街道)完善配套中心,12月底前形成以市级中心为龙头,县乡两级中心为骨干,社会相关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高效服务。
据了解,扬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约3900家,其中40家左右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市工信局组织对全市60多个乡镇(工业集中区)调研,发现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区)企业服务机构存在设施落后、专业人员不足、配套服务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为持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打通涉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市工信局起草了实施方案,并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
实施方案提出,各地结合实际依托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机构,设立服务中心或服务窗口,完善服务功能,建设覆盖全市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并从服务中心定位、机构设置、人员设施、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明确了建设要求。
其中能力建设方面要求,服务中心通过自身能力提升和资源整合,逐步具备政策宣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创新创业、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开拓、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县级中心紧密合作和联系的各类专业服务机构级不少于5家,乡镇(街道)中心紧密合作和联系的各类专业服务机构不少于2家。
实施方案从建设企业服务“一张网”、建立服务资源“四个库”(企业名录库、惠企政策库、服务机构库、典型案例库)、贯彻落实惠企政策、聚力技术创新服务、搭建企业沟通桥梁、开展特色品牌服务六个方面确定了各级服务中心职能。
——建设企业服务“一张网”。依托扬州市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贯通市县乡三级公共服务机构的全市企业服务一张网,指导企业使用“易申报”“惠政策”“我来办”等系统,加强涉企信息和公共服务资源归集共享,推动服务模式从单向供给转向双向互动,打造政策推送、资源聚能、供需对接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服务资源“四个库”。建立“企业名录库”,市县两级中心要分类建立辖区内“四上”、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名录库;各乡镇(街道)要建立辖区内完整的企业名录库,每年动态调整,依托企业名录库建立微信服务群或QQ群。
建立“惠企政策库”,收录汇集国家、省、市支持产业、企业发展的各类法律政策,实现分类查询、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推动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建立“服务机构库”,依据服务能力、制度建设、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等对入库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监测评价,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帮助企业方便、快捷地找机构、找服务。
建立“典型案例库”,按照不同行业、服务内容、企业类型等维度,进行标准化服务产品和专业化服务案例分类展示。
——贯彻落实惠企政策。充分发挥产业研究院、行业协会(学会)、产业联盟、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各类智库和社会组织作用,通过线上精准推送产(行)业政策资讯、线下开展惠企政策宣贯解读、举办企业家论坛、组织乡镇(园区)行、专题培训会等多种服务方式,助推企业及时了解掌握产业政策导向和前沿技术方向,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惠及面。
——聚力技术创新服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类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作用,优化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收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瓶颈问题和具体需求,组织行业专家开展现场诊断、技术咨询等活动,帮助企业弥补短板。
积极引入培育研发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仿真设计、技术转化加工、产品样机制造、模拟试验、测试检测等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技术服务需求。
组织专业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宣贯、规划布局、咨询培训、权利维护、成果转化等从创造到运用、保护、管理的集成式全周期服务,切实为产业集群(链)上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搭建企业沟通桥梁。发挥中心的纽带作用,促进产业链高效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加强产品、技术供需对接,引导链主企业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布采购需求,向配套中小企业提供共享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等大型综合性、专业性展会,为企业搭建展示、交易、合作平台。
——开展特色品牌服务。整合社会化服务机构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围绕产业链补链强链、中小企业量质提升、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群体,结合辖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区域性的中小企业特色服务品牌。
通讯员 扬工信 记者 嵇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