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85后“新农人”书写别样“田园诗”
2022-09-15 09:44:00  来源:扬州日报  
1
听新闻

九月初的乡村,属于盛夏的闷热已悄然散去,金秋的丰收近在眼前。走进仪征陈集镇芦湾桥生态农业园,处处风光旖旎,空气中飘着果实的甜香,一畦畦稻田里风吹稻浪。放眼望去,宽阔的机耕路纵横交错,现代化的灌溉渠遍布田间,风力发电大风车错落有致,飞鸟与无人机往来梭巡。这是独属于“新农村”的锦绣画卷,也是“85后”陈朝云追了十年的“乡村振兴梦”,他正在仪征陈集大地挥毫书写别样的“田园诗”。

打了补丁的迷彩裤,磨得发毛的领口,黝黑的皮肤,一笑起来就露出八颗白牙,陈朝云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质朴。1989年出生的他眼角已爬上来不少皱纹,显得比同龄人要老成一些。这是他在田间地头整日风吹日晒留下的印记。身为“新农人”,他所经历的人生又有怎样的“酸甜苦辣”呢?

有人不理解他“回村”的决定,私底下嘀咕

“年纪轻轻的,种地能有什么前途!”

酸 “留下来”

10年前,还是毛头小子的陈朝云退伍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干部,心里怀揣着一个有些“独特”的梦:种地。“那时候,我身边年轻人都想跳出‘农门’,往城里去,可我就是一门心思想回农村,想种地。”陈朝云说,那时候的陈集田块分散、水源匮乏、配备设施薄弱,基础条件远不比如今。

为了引进新技术,发展集体经济,当时的政府也想了诸多办法。可外地的先进经验,很多都“水土不服”,外地请来的技术员,往往都留不住。“明明是同样的育苗时间,同样的管理方法,可育出来的苗,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面对这样的困境,政府号召培养本土的农技人员,陈朝云主动请缨前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科学农业培训,成为了江苏省首届“现代职业农民”。

两年的系统学习中,光是笔记密密麻麻记了好几本,陈朝云也终于明白,农业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增产不能光靠苦干蛮干。“就拿土质来说,扬州地区大部分土地是沙壤土,可我们陈集的土地是典型的‘黄黏土’,起苗时间、透气保肥的效果都不一样,如果不能因地制宜,再好的经验也白瞎。”说起熟悉的土地,陈朝云侃侃而谈。

“农村需要我,而我属于农村,这是一种‘双向奔赴’。”陈朝云说,有人不理解他回村的决定,私底下嘀咕:“年纪轻轻的,种地能有什么前途!”面对这样的声音,他虽然心中有些酸酸的,可从未后悔。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支持、政策倾斜,我始终坚信,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扎根农村,逐梦乡村振兴,将大有可为!”陈朝云的话中充满希冀。

蔬菜大棚里的体感温度直逼50℃ “那些苦,可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

“沉下去”

“农业是最务实的,收获了多少粮食,种出来多大果实,都是一眼就能瞧见的,造不了假。”在田头,俯身摩挲着沉甸甸的稻穗,陈朝云这样说道。

当年从农科院毕业后,陈朝云任芦湾桥生态农业园的技术员,迄今已近十年。近十年时间里,他深入田间地头,每天和土地作物打交道,从未有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农忙时,往往是早上5点多便已开着机器在田间轰鸣,晚上八九点才披星戴月地回家,晚饭都累得不想吃,只想倒头就睡。盛夏时,蔬菜大棚里的体感温度甚至能直逼50℃,刚进去几分钟就让人汗流浃背,透不过气来,宛如蒸桑拿。

“要想种好地,不把头埋下来、把身子沉下来,是肯定搞不好的。”陈朝云说。他的“徒弟”赵厚来在一旁连连点头,插嘴道:“听老人们说,当年这里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就是一大片荒地,是师父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才一点点改造成现在这样的。那些苦,可不是谁都能吃得下的。”

从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到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科学规划灌排系统,再到浚深水库、增容当家塘、配套泵站、硬质化沟渠……园区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陈朝云的汗水。

今年夏天,扬州出现了持续性的高温干旱天气,看着长势正好的水稻,陈朝云心急如焚,带着团队在烈日下奔走。从6月底到8月底,这群“新农人”连续抗旱了50多天,每天至少工作十五个小时,将长江水“引”到了陈集,及时缓解了农作物的干渴。

汗水与技术的双重浇灌,孕育出了丰收的甜 “水稻丰收在望,按现在的长势来看,至少比第一年增产百分之七十。”

“引进来”

“陈主任,我这个田里杂草太多了,除都除不完,咋办啊?”今年3月的一天晚上,承包户刘刚着急地打来电话,向陈朝云求助。像这样的电话,陈朝云已习以为常:“你别急,我明天就去看看!”

次日一大早,陈朝云便赶到了刘刚种植的田块,发现田地里杂草滋生得特别旺盛。如果任其生长,几场雨水过后,这些杂草将严重侵占水稻的生存空间。仅凭刘刚的个人力量,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将其拔除。了解情况后,陈朝云立即找来了公司的三缸柱塞泵打药机,通过机械化学防除,很快解了刘刚的“燃眉之急”。

在芦湾桥生态农业区,有困难找陈朝云,已成了农民们的共识。提供技术、机械服务,帮忙除草、施肥、治虫……只要农民有需要,陈朝云就“总有办法”。

这样的“底气”并非一朝一夕练成。从事农业生产的这些年,陈朝云深知,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园区服务水平,陈朝云坚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新技术,有时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些新型的农机,他也会特地私聊向对方请教,坚持将先进的技术与新型的机械“引进来”。“学无止境,放在农业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他说。

每当公司引入新型农机,陈朝云都如获至宝,带领众人起早带晚反复练习,有一次,他甚至因为研究得太过入神从机械上摔了下来,让周围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如今,陈朝云不仅会操作铲车、拖拉机、插秧机等传统机械,还学会操作无人植保机等智能化设备,公司内的三十余台机械,他样样都能熟练操作。

汗水与技术的双重浇灌,孕育出了丰收的甜:“ 今年水稻丰收在望,按现在的长势来看,至少比第一年增产百分之七十!”陈朝云难掩骄傲。

要闯出去,擦亮金字招牌

“人生总需要一点刺激的‘辣’,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

“闯出去”

如今的芦湾桥生态农业园区,有农田5100亩,蔬菜基地600亩,家畜生态养殖500亩,生态农业旅游区800亩等,已是集农业、林业、生态旅游业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园。但陈朝云的脚步却不曾停下。他有了更远大的梦:“要闯出去,擦亮金字招牌,让陈集‘好大米’的口号家喻户晓。”

“早几年,就连好多仪征本地人都不知道咱们陈集镇还有个农业园区。”陈朝云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要过硬,宣传也要跟上。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大热的短视频平台。

2020年初,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开通了“云海农业”账号,怀着忐忑的心情进行了初次推广,期望能拓宽产品销路,增加竞争力。然而扑面而来的不是订单,而是质疑声。连续几天直播坚持下来,销售依旧为零。

一次不行就再来,室内直播不行就先转战室外,对产品不信任就先免费分享,吸粉能力不足就向前辈们虚心请教……就这样,陈朝云在挫折中总结经验。从刚开始直播时的紧张,到如今面对镜头泰然自若,陈朝云分享农业新技术、分享新农村日常、分享自己唱的歌,将账号经营得有声有色。

如今,“云海农业”已有了一批忠实粉丝,产品也渐渐有了知名度,今年5月,他和团队引进种植的大米荣获“江苏好大米”金奖,越来越多的外地群众找到他复购产品,疫情期间园区瓜果面临滞销,他一场直播便让滞销的农产品销售了大半。“下一步,我期盼着能带着陈集的优质农产品,闯出扬州,闯出江苏,闯向全国!”陈朝云满怀期待地表示。

从当初的回乡种地到如今的尝试电商,有人说,陈朝云总是在“瞎折腾”。面对质疑,他只是付之一笑:“人生总需要一点刺激的‘辣’,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就是追梦人,就要‘敢折腾’!”

标签:生态农业;乡村;仪征
责编:杨月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