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中风的高发期,特别是气温达到32℃以上,老百姓一般称之为‘热中风’。”昨天,扬州市名中医、扬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蔡忠明表示,随着气温升高,中风的发病率会大大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高度重视。
75岁老人突然半身不遂
几天前,气温一下子从20℃上升到30℃左右,家住西区的75岁王奶奶(化名)一时不能适应,仍穿着春装去晨练。等到锻炼回来,她身上全是汗,感觉很不舒服,她赶紧躺到床上休息。下午,老伴去叫她,发现她言语不清,左半边身体不能动弹了。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医院,被诊断为脑卒中,也就是中风,幸得发现及时,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蔡忠明表示,中风,又称“卒中”,气温在0℃以下和32℃以上都是中风的高发期。中风是以突然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特点的病症。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古代称为中风。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是本病的病机特点。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中风的发病率也跟着提高,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常年抽烟喝酒,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
专家教您四招识别脑卒中
如何在第一时间快速识别脑卒中?
蔡忠明表示,可以通过“FAST识别法”来识别:第一,是否出现一侧面部下坠,口角歪斜?能否做出微笑表情?第二,是否出现肢体软弱无力?两只胳膊是否都能抬起?第三,是否出现言语不清?第四,如果察觉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的出现,抓紧时间,赶紧拨打急救电话。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
一、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日常饮食应做到“三多三少”,“三多”指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粗粮;多吃豆制品;多吃不饱和脂肪酸(鱼类、植物油等)。“三少”,即少脂、少食、少盐。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类食物;每日应控制总热量,达到或维持合适体重;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
二、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吸烟可使卒中病死风险增加1倍,重度吸烟患者卒中风险是轻度吸烟者的2倍,被动吸烟同样增加卒中风险。对饮酒者,建议饮少量红葡萄酒,以不超过2~3两/天为宜。
三、劳逸结合,量力而行。有些人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结果身体搞垮,反而失去了工作的持久性。因此,在忙碌一段时间后,给自己放个假。
四、定期体检,合理用药。对于40岁以上的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彩超等,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和肥胖、饮食肥甘、烟酒不节等不健康生活习惯的人,更应该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
另外,中风的病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中风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董娟 记者 张庆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