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他们用爱“点亮星空” 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2022-04-02 09:28: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患有这种病症的儿童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2018年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陈爱国团队启动了“点亮星空”孤独症儿童运动康复公益行动。

目前,“点亮星空”项目已推广至省内7座主要城市,运动康复方案覆盖省内20.9%患儿,累计服务患儿2800余人次。实践证明,这套运动康复方案既能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还能促进社交、行为、语言等多方面能力的改善,患儿的核心症状改善率达89.2%。

照亮最后一片阴影

早在2011年,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的陈爱国团队就开始聚焦体育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智提升研究方向,并于2016年在国内首次创建了体育运动提升儿童青少年脑智的多路径模型。

2018年,依据这一理论模型,陈爱国团队又自主研发了孤独症儿童运动康复方案,启动了“点亮星空”项目,组建了一支由23名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团队。

随着“点亮星空”项目启动,研究团队开展了更深入的走访调研。他们发现当前的孤独症康复治疗效果不仅不佳,匮乏的康复资源也满足不了中重症患儿的康复需求。

该项目负责人、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智妹告诉记者,“中重症孤独症患儿治疗难度大、改善空间小,而原本匮乏的康复资源也更倾向于轻症患儿,中重症患儿成为‘阳光下的最后一片阴影’。”

研究团队开启了重点服务中重症孤独症患儿的探索与实践。“早期干预可以极大地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有效降低未来照料支持的需求强度,减少给家庭、社会带来的长期负担。”刘智妹说。

开“运动康复处方”

“点亮星空”项目包括科学评估、精准康复、家庭指导、追踪随访四个环节,其中运动康复方案是精准康复的核心内容。”刘智妹介绍。

目前,项目团队已经与江苏省内15家医院和康复机构达成嵌入式合作,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他们都会前往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扬州市雏鹰儿童发展中心、扬州市星航儿童潜能发展中心等医院及康复机构开展系统的康复实践,不断完善康复方案。

团队核心成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蔡可龙告诉记者,传统的孤独症综合康复训练大多是一对一方式,针对单一症状,以静态化训练为主。在此基础上,他们增加了以小篮球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方案,构建了“动静结合”多感官参与训练体系。

这套小篮球运动康复方案整合了孤独症儿童体质健康训练、运动协调能力训练、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以及以小篮球运动为媒介的社交游戏训练等内容,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孤独症儿童“运动康复处方库”。

针对学龄前或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研究团队以小组教学形式进行系统的小篮球运动康复训练,每个小组服务6-8名孤独症儿童,每周5次,每次40分钟,每期训练持续开展12周。

让“小星星”不孤独

4岁多的重症孤独症患儿潘潘,就是被“点亮星空”项目点亮的一颗“星”。

刚接受团队治疗时,潘潘不具备语言能力,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对此,研究团队针对潘潘的具体情况,结合基础康复训练,为他制定了优化康复方案。

经过一年半系统的一对一基础康复训练,潘潘从不会讲话、不能自主活动,缺乏主动社交和互动能力,到融入正常幼儿园,潘潘的交流交往障碍有了明显改善,这让家人和团队成员倍感欣喜。

“奶奶和我一起。”“下课了,老师再见!”……这些对常人而言再普通不过的话,从潘潘口中说出时,却让潘潘的家人感动落泪。

虽然训练已经结束,但潘潘奶奶每个月还会和刘智妹保持联系,发来孩子的近况,寻求后续指导。

4年多以来,“点亮星空”项目累计开展了6期孤独症儿童运动康复训练,为1500多个家庭点亮“星空”。

团队还通过拍视频、发抖音、做直播等网络形式扩大服务范围,为成千上万的家庭提供康复指导,累计服务超过6万人次。

2021年12月,在第六届江苏省大学生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中,“点亮星空”项目荣获特等奖。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对孤独症“运动康复处方库”进行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补充和完善。

通讯员 虞璐 记者 傅春扬 文/图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