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炸弹地雷等大多是从河道挖出的 发现爆炸物要这样处理
2022-01-20 15:36:00  来源:扬州晚报  
1
听新闻

昨天中午11:50,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扬州广陵区李典镇一处无人空地发出一声巨响,远处腾起一团黑烟,这是扬州对一批爆炸物品开展集中销毁的现场。

据了解,这些爆炸物品包括航空炸弹、迫击炮、手榴弹、地雷等。“此次销毁的爆炸品,大多是群众在施工、清理河道时发现的。”扬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险物品管理大队大队长陈震宇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些炮弹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引爆,静静沉睡在人迹罕至处。随着城市的发展,群众偶尔会在工地、农田内发现这些年代久远的爆炸物品。此前,宝应就曾挖出一枚长约1100毫米的炮弹。该炮弹弹重约61公斤,还带有尾翼,头部有完整引信,弹体上有多个铆钉及螺钉,弹身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印有“昭和14,日波804”标志。专家最终排除了化学炸弹的可能,认为这枚炸弹疑为日制97型6号陆军航空炸弹。

集中销毁前,警方做了充分准备,多次对销毁场所进行实地勘测,并对销毁方案进行了安全评估,精心制订了工作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昨天一大早,警戒警力全部到岗到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专门的存储点将此次集中销毁的爆炸物品取出,进行清点、分检、装箱。为最大程度避免摩擦、碰撞,减少运输途中的震动,工作人员对安置爆炸物品的运输箱铺设了细沙等减震物品。装箱完毕后,危险爆炸物品专用车辆平稳开出,最终顺利抵达集中销毁地点。

10:36,几名工作人员将爆炸物品小心翼翼地搬下车,将其放置到引爆地点。引爆地点位于李典镇的一处无人空地,为防止有行人或车辆误入,几个小时前便有多名警力守在现场,拉起了警戒线。记者在现场看到,引爆地点内已预先挖好了一个两米多深的巨坑。

10:49,爆炸物品被安全放入深坑,现场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放置雷管,接好引线,并用沙土对其进行掩埋。为最大限度地防止碎片飞溅,上方还铺设了一层棉被。经过细致工作,掩埋工作安全完成。随后,实施爆破的工作人员将引线拉至几百米外的一处掩体内,其他人员则被疏散至一公里外的安全地点。

11:50,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起爆”指令的下达,销毁现场传来一声巨响,远处升起了一团黑烟。

12:10,工作人员再次进入引爆地点,对现场进行清理。至此,爆炸物品集中销毁行动圆满完成。通讯员 扬治宣 记者 赵雅琼

警方 支招

发现炮弹如何处理? 及时远离并报警求助

这些炮弹虽然年代久远,但还是存在一定危险性。那么,群众在发现炮弹后,应当如何处理呢?对此,陈震宇介绍,一旦发现类似物件不要轻易靠近、搬动甚至拆解。首先应做好自身防护,远离爆炸物品。要及时报警,并向挖出爆炸物品所在地的社区、村委会等报告,在周边三百米范围内设置警戒线,疏散周边人群,劝阻无关人员进入,防止发生意外事件,等待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

此外,除了炮弹外,如果挖出子弹、枪支,也应主动上缴到公安机关,或及时向公安机关说明,切不可随意处置丢弃。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