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邗江残联送康复上门 弱视儿童足不出园接受康复服务
2021-12-10 14:26: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仔细看看前方的符号,是朝哪个方向?”“我看清了,向右。”“这个呢?”……8日上午,在邗江区公道幼儿园,眼睛弱视的小女孩萌萌(化名)正在接受残疾人康复中心验光二级技师施老师的视力康复训练。一节课的训练,施老师用专用仪器多功能弱视康复治疗仪帮助小女孩识别符号,提醒她保持正确的用眼习惯,长此以往,视力会得到逐步恢复。

这是今年以来,邗江区残联携手扬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的送康复进幼儿园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当天,公道幼儿园8名6周岁以内有视力障碍的在园幼儿现场接受了相关康复技师的“沉浸式”康复训练。

“导致幼儿弱视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先天性遗传因素,有的则是后天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一般患者会表现出屈光不正、散光、高度近视。而幼儿若是患上此病,会表现出歪头眯眼,注意力不集中,看东西视觉模糊,或因双眼看东西缺少立体感而走路不稳,有时会跌跟头等症状。在实际康复过程中,通常通过专用仪器进行光学刺激,帮助幼儿恢复视力,提高视敏度。”相关康复师介绍,专业康复机构,会定期来到幼儿园,检查评估实际康复效果。

专家介绍,在具体康复中,康复师通常采用多功能弱视治疗仪,里面的每一个数字对应一个符号,让弱视幼儿进行视力感知训练。“平时,我们的教师在上课时会观察每个孩子的动作与神情,如果有视力异常幼儿,会请卫健委组织专家进一步检查确认,然后,对确诊者进行康复训练。”幼儿园中班教师郭珂介绍,经过康复训练,目前,已有8名幼儿进入普通小学跟班学习,与健康儿童一起上课。

“在平时的康复训练中,我们发现,主城区的家长往往能够及时把弱视幼儿送到康复中心康复,而像公道这样相对边远的农村乡镇,不少家长一进城就是一整天,来回舟车劳顿,很不方便。”为解决农村残疾儿童家长的“急难愁盼”,邗江区残联考虑到农村家长的实际困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其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组织相关康复专业技师下乡进园,零距离提供康复服务,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通讯员 韩残萱 聂淼

记 者 高宝亮

标签:弱视;幼儿;康复训练
责编:胡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