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晨7点,季孝龙和刘海兰从城南文峰路卡口“下班”,临走前,他们在值班记录上写下“一夜平安”四个字。
季孝龙和刘海兰是一对夫妻。他们10多年前从淮安涟水农村来扬打拼,如今不但自己买了房,儿子也在扬州成了家。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请缨当志愿者,在文峰路卡口值夜班,到昨天已值守了23天。刘海兰说:“去年春天我们也当了一个多月的志愿者,扬州也是我们的家。”
“我们都在东关街上打工,老公是厨师,我在另外一家店负责结账。”刘海兰介绍,她的老公是退伍老兵,曾经上过战场的他也是一个热血男儿,去年疫情期间,老公曾想报名到武汉参加抗疫,因故未能实现后,他到社区报名当志愿者,随后,夫妻俩在文峰路5号大院值守了一个多月。
8月1日晚上,季孝龙和刘海兰做完核酸检测后回家途中,遇到了文峰街道三里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佳佳,当即报名当志愿者,就在这时,文峰路实行封控管理,其北段卡口急需夜班值守人员,夫妻俩“不挑不拣”,3日晚上就开始“上岗”。
“夜班从夜里11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刘海兰说,值了夜班才知道,有许多人在为抗疫默默奉献。文峰路上的老小区,住着许多普普通通的居民,凌晨时分,会有保洁员、物业人员等进出,他们要一个个检查通行证、苏康码以及测温等,一点也不能马虎。
上夜班最难受的是“倒时差”,能吃苦的季孝龙和刘海兰虽然“倒”得“倒了胃口”,但扛过来了。夜里蚊子多,就是浑身喷洒了驱蚊剂、风油精,还是常常被蚊子“钻空子”,只能靠不停走动驱蚊。前几天夜里下大雨,遮阳棚难遮大雨,夫妻俩要不停地清除棚顶的积水,生怕压趴了。
“我们已经坚持了23天了,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眼前。”季孝龙说,最近他睡觉时,常常梦见东关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潮,饭店内热气腾腾。
通讯员 林勇 记者 刘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