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今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为全面落实“我为居民办实事”工作,增强扶残助残社会意识,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扬州邗江竹西社区开展常态化助残活动。
助残有心,你我共行
定期上门为残疾人测量血压,是社区网格长和志愿者固定走访服务动作。走访中,志愿者为他们量血压,亲切询问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治疗等方面情况,把残疾人的需求、想法和意见记在网格本上,记在自己心里。为残疾人办实事是联系社区与残疾人情感的纽带,在这过程中也让社区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残疾人的潜在需求,为更好的服务社区残疾人打好坚实基础。
助残有爱,精准帮扶
“阿姨,我们来协助你换药来了。”社区网格长为千阿姨送来了防疫物资和慰问品。早在2017年,居民千阿姨的儿子曾因高空坠落变成了植物人,肢体残疾一级,离不了人照顾。社区党委发动两名志愿者上门服务,帮助其换药、翻身;针对旷日持久的日常看护给千阿姨带来的体力、心理上的压力,志愿者和网格长通过走访慰问、心理疏导,帮助她舒缓压力,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回归正常生活。
助残点对点,将“党史课堂”搬到身边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为确保“四史”学习全覆盖、不缺课,社区党委针对腿脚不便的老年党员、残疾人党员,通过“流动党课”的送学模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课+点对点教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见效,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残疾人之家,走出就业扶贫竹西模式
竹西社区残疾人之家以辅助性就业为抓手,努力为辖区残疾人就业搭建服务平台。近年来,通过链接资源,社区残疾人之家已陆续为辖区残疾人提供牙刷包装、拖鞋包装、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性就业项目,帮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以星火之光,照亮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庭前行的路。
每年5月的全国助残日活动,从“助残日”发展成为“助残周”、“助残月”,现在常态化助残已成为竹西社区保障辖区残疾人权益、帮助其乐观积极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竹西社区发展残疾人事业努力的方向。社区党委始终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残疾人处在弱势群体的实际,积极为其办好事解难事,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