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画笔点亮“星光” 这位“星星的孩子”的国画获全国大奖
2021-03-26 10:25: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做母亲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心里都是高兴的。不管孩子在别人看来怎么样,在我心中都是宝。”昨天,戴承旭的母亲说。戴承旭是扬州市邗江区启智学校七年级的学生,患有自闭症。日前,他的国画作品《花趣》获得了“2020美院繁星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一等奖。

戴承旭的获奖奖牌和证书

国画作品获国家级一等奖

戴承旭今年15岁,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这样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他自幼爱唱歌、爱手工,喜欢一切色彩绚丽的东西,特别是画画,稚嫩的小手只要拿起笔就不停地画直线、圈圈、方块。”戴承旭的母亲告诉记者。

“你看他画得有棱有角。”幼时在康复中心进行训练时,老师发现,只要给他一支画笔,他就能长时间坐定,沉浸在绘画的世界中。

在老师的鼓励下,从幼儿园开始,戴承旭就学习绘画。“一开始就是让他自己画,他感兴趣,画的都是汽车。”

戴承旭获奖作品

渐渐地,家人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彩笔画、蜡笔画、水粉画、国画……戴承旭都有接触,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习国画后,从线条练习到花鸟虫鱼的勾勒,从简单的瓜果描画到复杂的技艺临摹,一点点,一笔笔,一幅幅。无论春秋、寒暑,笔不离手,勤加练习。

经过几年努力,戴承旭现在已取得了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七级证书。

“乍暖还寒,万物复苏,桃李争妍,迎春报喜。可爱的小松鼠在枝头尽情嬉闹、玩耍,好似新奇,好似渴望,好似期盼……”戴承旭的母亲向记者介绍了儿子这幅《花趣》国画作品的寓意,预示着迎来一个美好的春天!专家认为,正是因为画面简洁生动,构图完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花趣》才能在众多同年龄段、同类别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2020美院繁星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初中组一等奖。

母亲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3岁时确诊的时候,感觉天塌了下来。”戴承旭的母亲告诉记者,那时候全家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情绪很崩溃,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一开始,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也没有饥饱感。全家人四处打听,终于在扬州找到一家康复中心。经过两年多的训练,渐渐地,孩子会讲一些简单的词语,各种认知能力也大大加强。

戴承旭在埋头作画

10岁时,戴承旭开始跟随江苏油田“小油花”艺培中心的陈雨薇老师学习国画,“每周都去,寒暑假雷打不动。”

“一路走来,很感激孩子的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不要放弃,坚持下来,孩子一直在进步。”戴承旭的母亲自己也是老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她付出了大量心血陪伴着孩子成长,“上初中前,孩子在普通教育学校就读,作为母亲,我最看重的是他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

戴承旭做错了事,母亲一遍遍纠正他的行为,耐心劝说,经年累月,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小升初时,经过商量,家人最终为戴承旭选择了邗江区启智学校,“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很吃力,成绩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活能力与性格爱好的培养。”

现在,戴承旭母亲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后,自己再开车到邵伯上班。

戴承旭的作品

学校 曾为他办校园作品展

记者了解到,自闭症孩子看上去与正常孩子差不多,只是对外界的刺激不会做出常人的反应。“他们有明亮的双眼,却拒绝和他人目光交流;他们有正常的听力,却对别人的语言充耳不闻;他们能正常说话,却不愿与他人多交流。”

戴承旭的母亲告诉记者,除了绘画、手工,她发现孩子的记忆力很强。小时候孩子的姥姥为他买了一本厚厚的国旗图谱,每个国家的国旗戴承旭都能记得。另外,他的口算能力也很强,“两位数乘法都是口算,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

“入校不久,我们就发现,戴承旭在绘画、手工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这与长期训练是分不开的。”邗江区启智学校副校长曹静娟告诉记者。

去年11月,学校教育节活动期间,还专门为戴承旭举办了一场作品展览。在曹静娟的带领下,记者观看了戴承旭的作品,有十多幅栩栩如生的国画,还有精美的手工作品。

“我们不想让孩子离家太远,初中毕业后,不知道这样的孩子高中能到哪里求学。”对孩子的未来,戴承旭的母亲有些许担忧,最近她已经在四处打听,哪里有合适的学校。 记者 刘冠霖 文/图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