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刘江瑞 摄
记者 王璐
扬州素有“月亮城”的美誉,唐代诗人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此说何据?而明月诗中的华夏又具有怎样的文明属性?昨天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做客扬州讲坛本年度首讲,在“月亮城”里聊聊明月诗,解读“明月诗中的中国”。
解答
何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昨天是正月十六。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在郦波看来,中国的月亮,最圆是扬州。唐代诗人徐凝曾写下“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此说何据?郦波给出了两种解答。
“古往今来,中国有大量吟咏明月的诗词。诗以唐诗为顶峰,唐诗以盛唐时期为顶峰。”郦波说,盛唐有三大明月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张九龄《望月怀古》,两首出自扬州。“《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盖压全唐,为扬州人在扬州所作。而关于李白的《静夜思》,主流观点则是他26岁时写于扬州旅舍。”
“第二个解答则是,古今三大明月词也多与扬州有关。”郦波解释道,写明月的词多与节日、民俗相关,中秋节、元宵节、乞巧节与之联系最为紧密。“而中秋第一明月词《水调歌头》作者苏轼曾任扬州文章太守,乞巧节第一明月词《鹊桥仙》作者秦少游为高邮人。”郦波说,此外,元宵节代表性明月词《生查子·元夕》也出自扬州文章太守欧阳修之笔,扬州为月亮城,从中可见一斑。
解读
明月诗中的华夏文明是永恒、可持续的
郦波从李白《静夜思》等具体诗词讲开去,解读明月诗里的中国。
“我们所熟悉的《静夜思》的版本为‘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这真的是李白当时写下的那版本吗?”郦波介绍,《静夜思》在宋代仅有一个版本,为“床前看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到了元朝便有了八个,随后更是出现了五十多个版本。
“这么多版本的出现,也恰好证明了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着诗的基因。”在郦波看来,从“看月光”到“明月光”,去掉动词的这一改变,使得意象更为简洁、凝练。
郦波说,月亮是中国文学的母题。“从众多诗词中可见,月亮是纯粹、美好的象征,月下的人首先代表的是女性。中华文化中,月亮文明代表的是阴性文明,追求的是时间的张力,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郦波说,原生文明中,华夏文明延续至今,也说明了华夏文明追求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快速成功,而是可持续发展。
郦波:“月亮城”里聊聊明月诗解读“明月诗中的中国”。扬州素有“月亮城”的美誉,唐代诗人徐凝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此说何据?而明月诗中的华夏又具有怎样的文明属性?昨天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郦波做客扬州讲坛本年度首讲,在“月亮城”里聊聊明月诗,解读“明月诗中的中国”。郦波说,原生文明中,华夏文明延续至今,也说明了华夏文明追求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快速成功,而是可持续发展。
郦波:“月亮城”里聊聊明月诗解读“明月诗中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