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桥南的“虹桥修禊”亭,在清代“虹桥修禊”旧址复建
近日,一市民在虹桥坊游玩时,看到关于“修禊”的文字介绍后提出质疑,认为最早提到“修禊”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但虹桥坊的这段文字中却没有对此说明。专家表示,“修禊”是我国古代的消灾祈福仪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诗经》《周礼》对这项活动都有记载。
市 民
虹桥坊石碑上的修禊介绍不够准确?
该市民说,几天前,他在虹桥坊的一块石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修禊,源于周代,为盛世之礼。”
这位市民认为,这句话不够准确,“我们最早接触‘修禊’这种说法,是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里:‘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永和九年是公元353年,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修禊’,说白了就是‘曲水流觞,吟诗作赋’。”这位市民认为,“修禊”是古代文化活动,现代人对它不太了解,因此在介绍“虹桥修禊”时,应该引用《兰亭集序》里关于“修禊”的内容,让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修禊”。
专 家
“修禊”远早于东晋但景点的介绍可再丰富
这位市民的说法是否有道理?记者请教了扬州文化专家韦明铧。
“这位市民认为‘修禊’这个词最早见于《兰亭集序》,这样理解可能有些狭隘了。”韦明铧介绍,“修禊”是古代消灾祈福的仪式,它源于古代的“巫觋”祭祀活动。《诗经·溱洧》记载了当时郑国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这就是“修禊”。郑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可见在春秋时期,“修禊”就已经是民俗了。
“《周礼·春官》中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这个仪式也是‘修禊’。另外《史记》《西京杂记》《风俗通义》等汉代文献中也有‘禊’的记载。并且我们可以认为,‘禊’出现的年代应该远早于文献的记载。”
韦明铧介绍,从历代的文献中也可以看出来,“修禊”的内容是在不断演化的,从早期的祭祀活动,到汉代时已演变为带有节日性质的活动,东晋以后又变成了文人雅聚、饮酒作诗的文化活动,到了宋代以后,则变成了老百姓相约春游的假日了。
“这位市民建议在谈到‘修禊’时也介绍一下‘兰亭修禊’,我觉得是可以的。虹桥坊关于‘修禊’的介绍过于精炼了,其实内容可以再丰富些,让大家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韦明铧表示。
“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
是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
“这位市民提到的‘兰亭修禊’指的是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名士在兰亭举行的文化活动。贤士名流吟诗作赋、纵酒狂欢。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这次‘修禊’也闻名天下。”
韦明铧介绍,与之齐名的就是发生在我们扬州的“红桥修禊”。康熙元年(1662)春,著名诗人王士禛(世称王渔洋)召集扬州的名士在红桥聚会,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此次修禊,王士禛作《浣溪沙》三首,其中广为流传的名句有:“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众人和韵作诗,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也和《浣溪沙》一首。
康熙三年春,王士禛再次召集名士修禊于红桥,王士禛一连作了《冶春绝句》二十首,唱和者更众,在当时形成“江楼齐唱《冶春》词”的空前盛况。王士禛对此十分得意,自述“红桥与兰亭并传耳”。“绿杨城郭”“冶春”这两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初三,孔尚任在扬州发起了“红桥修禊”。这次参加的名士有24人,来自8个省,后来被称为“八省之会”。
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在扬州主持多次红桥修禊,郑板桥、金农、袁枚、罗聘、厉鹗等名士均曾参与。乾隆元年,木制的红桥改建成石桥,建成后命名“虹桥”,因此“红桥修禊”也称作“虹桥修禊”。乾隆二十二年三月初三,卢见曾邀集名士于倚虹园修禊,作七律四首,其中有“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等名句。各地依韵相和者有近万人,最后编辑出的诗集达三百余卷,并绘画《虹桥览胜图》记录当时盛况,虹桥修禊的美名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事。
“当年的红桥就在现在的大虹桥这个位置,在大虹桥南侧,后人复建了红桥、渔洋亭、虹桥修禊亭,用以纪念当时盛况,也为当代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韦明铧认为,虹桥修禊这样的文化盛事塑造了扬州城的文化气质,值得我们用更多的笔墨去讲述它。 记者 刘旺 文/图
近日,一市民在虹桥坊游玩时,看到关于“修禊”的文字介绍后提出质疑,认为最早提到“修禊”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但虹桥坊的这段文字中却没有对此说明。当年的红桥就在现在的大虹桥这个位置,在大虹桥南侧,后人复建了红桥、渔洋亭、虹桥修禊亭,用以纪念当时盛况,也为当代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韦明铧认为,虹桥修禊这样的文化盛事塑造了扬州城的文化气质,值得我们用更多的笔墨去讲述它。
近日,一市民在虹桥坊游玩时,看到关于“修禊”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