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苗

工人在嫁接西瓜苗
冰冻天持续至今,市民的菜篮子供应充足。这些天,菜篮子基地的育苗中心忙活起来。记者从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了解到,沙头和槐泗两大菜篮子育苗中心,目前已育苗超150万株,到春节前后,育苗数量将达300万株,比去年要多上百万株。
菜农为苗床盖8层“被子”
冰冻影响蔬菜自育苗
对菜农来说,春天上市的一些蔬菜,如西瓜、黄瓜、茄子、辣椒等,立春后苗就要栽下地,这些蔬菜苗必须要提前准备。也就是说,在一年中最寒冷季节,必须把蔬菜苗育出来。
一些菜农选择在自家大棚育苗,铺好苗床,然后在上面盖多层“被子”(塑料膜),以增强保温效果。
即使如此,依然有蔬菜苗被冻坏了,小纪菜农陈师傅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千多棵茄子、辣椒大部分都冻伤了,“‘被子’还是盖薄了(盖了4层塑料膜)。”
也有菜农自己选育成功了,沙头蔬菜种植大户苗波,自己育了2万多棵苗,目前已度过了危险期。为了照顾这些“蔬菜宝宝”,苗波的育苗棚,盖了8层“被子”(8层塑料膜),“盖得严严实实的。”
苗波说,除了“被子”盖得多,还必须给蔬菜苗垫上“电热毯”(地热线加温),“总之一条,千万不能让嫩苗冻着,受冻几分钟,嫩苗可能就没救了。”
西瓜苗“立春”后移下地
两基地育苗超150万株
为了保证冬季蔬菜苗的供应,提升蔬菜的品质,扬州在沙头和槐泗两个“菜篮子”基地都建设了育苗中心,交由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使用。
近段时间以来,两个育苗中心都在满载运转。农科所经作室负责人张永吉介绍,目前沙头育苗中心育苗超50万株,槐泗育苗超100万株,“相比去年同期,多了50万株。”
“今年冰冻天比较长,很多种植户都不敢自己育了。”沙头育苗中心负责人祁建波介绍,中心目前育的蔬菜苗有两大类,一类是嫁接苗,占据苗床面积大(因为同时要育嫁接用的砧木);一类是“贵族苗”(一粒种子,甚至超过一块钱)。嫁接苗(如西瓜苗)等,在超长冰冻天,育苗中心的热量消耗也很大,地源热泵基本都是全天开着。
在槐泗育苗中心,育的苗都是普通的番茄、辣椒等,数量要多一些。
“喝”着营养水长大
这个冬季育苗将达300万株
“长大的苗移栽下地,但苗床不会空着。”张永吉介绍,育苗中心会一边出苗一边育苗,预计春节前后育苗总数将达到300万株。
“总体来说,这个冬季的育苗数量将远远超过去年;去年冬季,两个育苗中心总育苗量200万株,今年整整多了100万株,“300万株蔬菜苗,绝大部分供应给扬州本地,也有少量供应给南京、无锡等地。”
“数量多出这么多,与今年特殊的天气有关,当然也跟菜农的认识有关。”张永吉认为,育苗中心的育苗模式,其实就是工厂化育苗,可以批量生产,几年下来,菜农们自己比较,发现育苗中心的苗更有保障,而且育的苗“确实要好些”。
“育苗中心有地源热泵,恒温育苗;育苗选用的是专用育苗基质,而且水肥都是根据不同蔬菜品种,专门调制的营养液。”张永吉说,育苗中心选育的苗,根系发达,长得壮,长得齐整,而且很健康,抗病能力强,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就少,蔬菜也更加安全。
实习生 丁欣怡 记者 向家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