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扬大教授讲述《春江花月夜》 为何“孤篇横绝”?
2021-01-11 10:28:06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在中国的诗歌史上,扬州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横绝”。昨天下午,“扬图讲堂”邀请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王旭博士,为读者讲述《春江花月夜》的故事。
  张若虚及其文学时代
  在史书中,对于张若虚的记载并不多。《新唐书·包佶传》记载:父(包)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可见,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被合称为“吴中四士”。
  在那个时代,诗歌开始摆脱齐梁浮艳缛丽的习气而呈现出唐诗新风貌;在理论上,主张诗歌革新,反对六朝缛丽文风;在创作上,严肃了主题,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使诗歌“从台阁移至江山和塞漠”“由宫廷走向市井”;在风格上,提倡刚健清新的风格;在形式上,完善了诗歌的形式,使五言律诗渐趋成熟、定性,并发展了七言歌行体。
  《春江花月夜》创作地点
  关于这首诗在哪里创作,有过很多说法。比如有人说在湖南,但是诗中的潮信景观在湖南并不会出现,潮信区即感潮区,是指受海潮水影响的河段,它并非是指海潮水所能到达的地区,而是海潮顶托河水所及的最远处;还有人说在钱塘江,《春江花月夜》第十六、十七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说得很清楚是长江,钱塘江海潮环境不符合诗句意境。
  说《春江花月夜》是在扬州创作的,有很多诗句可以印证。比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由许浑《宿水阁》印证:“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春江潮水连海平”可由孙逖《扬子江楼》印证:“晚来潮正满,数处落帆还”;“斜月沉沉藏海雾”,可由马戴的《送皇甫协律淮南从事》印证:“楚樯经雨泊,烟月隔潮生”;“鱼龙潜跃水成文”,可由施肩吾的《及第后过扬子江》印证:“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江天一色无纤尘”,可由刘昚虚的《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印证:“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春江花月夜》之美
  《春江花月夜》全诗36句252个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作者前八句描写了江海、树木、花草、潮水、明月、海雾、沙洲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描绘了春季入夜之后,明月初升时江边的美妙景色。从第九句开始转入抒情,作者将自己视作游子、思妇之外的第三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情感。该诗一改南朝时期“宫体诗”的浮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表达作者朴质的感情和思想。
  《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花、月、夜被诗人赋予了全新的内容,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独特描绘和真切的生命体验,诗人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幽美邈远的诗境。
  张若虚的《春江花雨夜》宛如一朵绽放在唐代诗苑中的奇葩,所产生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令人叹为观止。它以“孤篇”赢得了“横绝”全唐的美誉,奠定了作者“竟为大家”的文坛地位;它脱胎于宫体诗,自觉摆脱了自梁陈以来“轻艳”之窠臼,成为宫体诗反叛的典型。诗中穿越时空的永恒主题、横跨千年的美丽意象及其诗歌史上的卓越价值,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其超越前人、开启新风的成就。
  《春江花月夜》物象解读
  《春江花月夜》第五、六两句为:“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在皎洁月光的照耀下,一江春水曲曲折折地流淌过芳草甸。月光倾泻在花草树木上,像朦胧的霰雾一样。芳甸,一般解释为“开满花草的郊野”,但此说并不完备。既然是江流转绕,那么“芳甸”与江岸应该不相连,释为郊野似有不妥。这里的“芳”可作修饰词解,用来修饰“甸”,形容花草的颜色、气味等。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汀,即为沙洲,隋代诗人阴铿《广陵岸送北使诗》中有“汀洲浪已息,邗江路不纡”之语,白沙其实就是江沙,因其色白而称白沙。通过系统的研究,可以考证出润、扬之间至少存在十一个沙洲,但并不是说当时仅有这么多沙洲,由于史料的缺失以及沙洲的形态不稳定,很多沙洲今已无考。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时所看到的“汀上白沙”究竟是哪个沙洲,今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数量众多的沙洲为《春江花月夜》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第三十五、三十六句为:“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一般认为,碣石和潇湘并非实体,代指天南地北。碣石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秦皇、汉武等几位皇帝曾东巡至此,汉末权臣曹操又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样的名句。潇湘的指代比较明确,即湖南的潇水和湘水,是长江南岸的主要支流。碣石和潇湘并非虚构,而是游子的经商之地,是以扬州近海贸易和长江水运的繁盛为现实基础。时人说“江都俗好商贾,不事农桑”,这些商人外出经商的商路不出运河、长江和海洋三条线,作为扬州人的张若虚对于这种情况自然相当了解,并在诗句中体现出来。
  记者 王鑫

标签:春江花月夜;沙洲;张若虚;诗歌;碣石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