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冬至,自古就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是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昨天,扬州各大墓园迎来了祭扫小高峰,扬州墓园3000人次、茅山公墓1500人次。昨天的祭扫呈现出文明、平安、和谐、绿色的特点。
疫情之下思亲之情不减
虽已是冬天,扬州墓园里依然绿草如茵、泉水潺潺、花木扶疏。
昨天上午,记者在扬州墓园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都自觉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防疫工作。为了引导文明祭扫方式,园区执行全园禁烧禁燃政策,并在门口提供纸钱换鲜花服务。记者看到门口箱子里放满了纸钱,近旁的鲜花大受欢迎,全天售出了1000多束鲜花。
市民黄先生表示:“鲜花祭奠的方式文明、清洁、环保,也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
在乌桕林边绿茵茵的草坪上,老红军刘应启铜像前,一位刘先生向刘应启像献花、鞠躬。他说他们曾是邻居,老红军刘应启对他影响很大,所以每次来祭扫家人时,总会顺便祭拜一下刘伯伯。
在铜像旁的“AR生态祭扫驿站”,李阿姨特地从广州回来祭扫爱人李家训。当她在屏幕上输入“李家训”时,一块虚拟墓碑出现了,背景就是眼前的乌桕林和正在祭扫的人群,这是摄像头拍到的现实场景。而翩翩飞来的蝴蝶则是虚拟的,让亲人感受到逝者的墓穴仿佛真实存在,带给亲人祭扫的真实感。
扬州墓园负责人介绍,今后只需登录扬州墓园授权的账号,即可完成实时祭扫,实现远程的AR祭扫。
“云”上为外地客人代祭扫
和清明期间一样,今年冬至期间,扬州墓园在微信公众号建立网络祭扫平台,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
王先生远在美国,疫情更加重了他的思亲之情。冬至到了,又不能回国。于是他主动和扬州墓园客服人员联系,希望继续代祭扫。记者看到,在祭扫现场,由专业服务人员代替客户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写上一张卡片,通过视频现场连线与客户形成互动。
“如果亲人抽不开身、身体不便或者远在异国他乡,只需登录扬州墓园授权的账号,即可完成实时祭扫,增强了祭扫的仪式感和真实感。”扬州墓园负责人表示,今年清明时为满足广大客户的祭扫需求,墓园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大数据平台,面向广大市民特别推出了“远程祭扫”服务。广大客户可以搜索、关注墓园微信公众号,进入“云祭祀”模块,输入相关信息,即可实现精准定位并进入祭扫程序。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虚拟祭扫或云视频实时观看。
据了解,昨天共有15个外地客人申请了代祭扫服务。 记者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