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这位高邮摄影家拍摄大运河60多年 用镜头讲述扬州运河故事
2020-12-13 10:28: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张元奇

张元奇今年84岁,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高邮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连续拍摄大运河60多年,记录下运河以及城市的变迁。央视《远方的家》摄制组在扬州高邮拍摄时,专程前去拜访张元奇,听他讲运河的故事。

大运河上的船只

老人拍摄大运河60多年

《远方的家》专程拜访

《远方的家》摄制组在高邮拍摄期间,从各类资料中多次看到张元奇的作品,听说他连续60多年拍摄运河,于是专程前去拜访。

张元奇刚刚从外面采风回来,他告诉主持人:“大运河是我的母亲河,我一直生活在她的身边,喝着运河水长大的。”

张元奇打开电脑,翻开电子像册,讲述了60多年来拍摄大运河的经历。

在张元奇的作品中,有一张20世纪80年代唐塔的身影,那时唐塔旁边还没有镇国寺的建筑,只有一座古塔矗立在运河中间,张元奇拍摄的这幅照片,刊出后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这样角度的大运河在当时还没见过,大家都感到特别。

那么,这张照片是怎么拍摄的呢?张元奇介绍,当时他总是想拍好运河,但是站在河堤上,角度太低,他就沿着运河河堤找高角度。运河边有个水泥厂,水泥厂的烟囱是附近最高的建筑,张元奇冒险爬上了烟囱,“爬上去以后,我感觉好得不得了,后来一年四季都要上去拍摄。”

因为张元奇的执著,现在人们能够欣赏到了同一角度、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代运河发生的变化:既有独行的风帆船,也有几十米长的船队;雪中的运河肃穆,晚霞中的运河绚丽。张元奇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留下了这些宝贵的记忆。

不同年代的大运河

珍贵影像资料

上万人拓宽加固运河东堤

在张元奇的摄影作品中,还有更珍贵的照片。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在运河改道拓宽、河堤加固等工程中,他用手中的相机,留存下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一般治水工程都放在冬季,因为其他季节要忙农耕,西乡八镇的农民都有任务,冬天农田里的活少了,就集中到沿运地区,靠人工挖、挑,拓宽加固运河东堤。”张元奇向主持人展示了一张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的照片,画面中上万人正在对运河东堤进行拓宽加固,从画面中可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张元奇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80年代,高邮经历了从防洪水利建设,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转变,那时候每到农闲,运河沿线都是“抗旱排涝风车人踩、开河挖沟人山人海”。正是有了那时人背肩扛、日夜不休的努力,才使高邮从一个水患多发的城市,变成如今这样的美丽水乡。

他爬上电视塔顶

只为把家乡装入人们脑海中

张元奇出生于1936年,小时候喜欢看赵宏本、戴敦邦等人画的小人书。别的孩子主要看故事,张元奇觉得画上的孙悟空、关云长和金陵十二钗造型特别美,就常常临摹。他找张薄纸,蒙在书上,一笔一笔地摹着,然后默画,渐渐地画得像模像样,甚至可以把人物形象放大了再画,惟妙惟肖。

因为家境贫困,初二那年他就辍学参加了工作,成为当地供销合作社的一名会计。很快,张元奇的绘画功底被县里的文化部门发现,经常抽调他到县里为各种大型活动做美工。此后的3年时间,张元奇一直在县里从事着与文化相关的工作。他至今还记得当年在《扬州农民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能干的姑娘》,这是一篇描写水利工程现场女工形象的人物通讯。

1956年,《高邮报》创办。张元奇作为宣传骨干,成为该报的第一批元老。从这时开始,他接触到了相机,和相机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张元奇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西方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一句话:“摄影最伟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产生了可以把世界装入脑中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存进去的只是一本像册。”

“看到这句话,我就想要在人们脑海中装入一本《高邮像册》。”为了这本“像册”,张元奇身上迸发出了无穷的能量。为了拍大场景画面,他曾在船上架起单梯,曾把自己绑在大吊车的铁臂上。70多岁时,为了拍摄高邮新城风貌,他坚决要求爬上高邮电视塔的顶端,并写下承诺书:后果自负。正是在这样的激情之下,一幅幅反映运河变迁和高邮人民勤劳奋斗的优秀作品诞生了,很多国内外读者通过他的作品认识了高邮。“相机是我最钟爱的创作工具,大运河和高邮是我最热爱的家乡。用相机拍摄我们的家乡,这是我一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张元奇说。 (记者 刘旺)

标签:张元;大运河;运河;拍摄;张元奇
责编:张慰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