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这里江豚成群嬉戏 瓜洲江面今年已观测到两次
2020-11-10 09:57: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水中黑点就是江豚

瓜洲江面江豚嬉戏

昨日下午3时40多,长航公安扬州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发现,长江扬州段112红浮水域,发现了成群江豚戏水,目测数量4头左右。“这是禁渔以来,在瓜洲段第二次看到,还是成群的。”该所教导员吴建忠说。

惊 喜

一群江豚嬉戏,至少有4头次

“看到水面有黑点起伏,细看竟是江豚。”吴建忠说,他们常年在该水域巡逻,之前还未在这片水域发现过江豚。

曾到三江营水域参加护豚志愿行动的吴建忠说,以往江中发现江豚,多是在三江营等水域,这次在瓜洲段江面看到忽隐忽现的黑点,他有些惊讶,意识到是江豚,赶紧喊船上其他民警看江豚戏水。

“船上年轻的民警,有的以前没看到过江豚。”吴建忠说,这次不仅看到了,而且至少有4头次,如此规模的江豚群在该水域活动,这么多年的江面巡逻中还是头一次看到,更是禁渔以来扬州段该水域的首次观测到。

吴建忠称,该片水域离所驻地不是很远,巡逻经过该水域,往年能和江豚偶遇的机会几乎没有。“自禁渔以来,今年7月,所里其他民警江中巡逻时,在今天发现江豚的水域不远处江段,目测过3头次江豚水中跳跃,只不过这次的水域离岸更近一些。”

释 疑

饵料多干扰少,活动水域扩大

“尽管水域不同,但两次相隔不是太远。”吴建忠说,过往船上的船员看到江豚都很兴奋,天气较好,看得比较清晰。江豚出没或是表明今年禁渔有了成效,在以往不怎么出没的水域,江豚也开始频繁出没戏耍了。

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陈宜林会长表示,每年协巡员江中巡护观测,还有志愿者流动观测,往年在该段水域观测次数极少。

“能观测到较多的水域,就是三江营水域。”陈宜林说,以前江豚科考时,在润扬大桥附近水域观测到过一头,离今天观测到的水域不是太远。

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扬州瓜洲段2次在相隔不远水域观测到江豚,数目还不少。陈宜林觉得,这和禁渔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一段时间的禁渔,江中渔船、渔具作业减少,对江豚的干扰少了很多,江中的小鱼等多了起来,“饵料多了,干扰少了,江豚活动的水域扩大,也是正常。”

“三江营水域受到干扰比其他江段少得多,河江交汇鱼也多,吸引江豚觅食。”陈宜林说,随着长江扬州段禁渔的长效实施,相信在其他江段看到江豚的次数,也会多起来。

提 醒

观豚季到来,观测到较容易

陈宜林表示,根据扬州市江豚保护实验室专家多年对扬州段观测等科考分析,扬州段的江豚种群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长江水位波动,江豚活动的水域也会发生变化。”陈宜林说,秋冬季节江面开阔,视野也好,观测相对方便一些,能看到江豚的机会较大。最容易观测到江豚的季节是春季,江豚这个季节要“恋爱”,比其他季节要活跃得多。

陈宜林表示,江豚觅食换气,就要出水,如果市民发现长江水面上有“黑点”,且“黑点”在不同地方出水,应判断是江豚,然后再在附近水域持续搜索,就可看到其多次出水。

一般情况下在早晨或傍晚较容易观测到江豚,因为这是江豚进食的时间,出水频率较高。如果江豚捕食,在水里一拱一拱的,会把鱼搅动得乱跳,飞鸟就会伺机捡漏偷食鱼儿,所以如果观察到水面有水鸟飞旋,也考虑可能会有江豚。

“有条件的市民可携带望远镜,到三江营附近一些江豚出没频繁的水域进行观测。”陈宜林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十年禁捕的成效会更明显,长江扬州段的“水中大熊猫”——江豚,随着种群的壮大,可能不会再集中三江营水域,整个扬州段可能都是它们嬉戏的家园。

通讯员 甘兆丰 记者 孟俭 文/图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