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丹心一片向"扬"开 让"请来的专家"成为"自家的干部"
2020-10-27 09:33: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通讯员 扬人才

记者 吴生锋 赵天 实习生 杭云飞

积十年之功,谋创新之举。

十年前,省委、省政府将科技镇长团工作作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的战略举措进行部署;十年后,扬州科技镇长团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全省“领先”:江都区成为苏中苏北地区首家派驻科技镇长团的县(市、区);广陵区成立全省首只3000万元科技镇长团创业投资基金;扬州市率先推出科技镇长团“团+组”工作机制……

一系列全省“领先”的背后,是扬州创新理念和办法,全面推广和勇于探索,开启了一条人才工作服务基层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一个科技同经济、创新成果同产业、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有效对接的新模式。

天南海北,一心向“扬”。自2010年起,共有11批627人次团员来扬挂职。他们一棒接一棒,紧紧围绕地方中心工作,立足高校、面向基层、服务企业,成为我市深化校地产研合作融合,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推动全市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硬核”力量。

“上山”“下海” 在“第二家乡”实现创业梦

“教授,双燃料动力船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里,咱啥时候能越过这座山?”一次走访中,听到中航鼎衡造船公司副总经理曹先锋“倒苦水”,省第八、九、十、十一批科技镇长团江都团团员、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操安喜心情复杂,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企业破解这一难题。

回应企业诉求,是一种责任。操安喜利用自己的“朋友圈”,主动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玩幽、上海海事大学教授胡以怀以及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袁成清等,组成工作小组进行定向技术攻关。历经3年研究,终于攻克双燃料船舶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产品实现了国产化。

如今,看到中航鼎衡造船在市场上“破浪前行”,操安喜喜上心头。

科技镇长团,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地方,架起了发展的“桥梁”。经过十年的推进,扬州实现了县县有“C9”高校团员、镇镇通名校名所。十年来,历任团员主动谋划、奋力作为,积极发挥科技参谋、桥梁纽带、专业服务、引才荐才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多方共赢的预期效果。他们把智慧贡献给基层、把汗水挥洒在一线,书写了创新创业的“扬州故事”,扬州也因此成为很多团员的“第二家乡”。

为了让科技镇长团团员“来了就不想走”,扬州将科技镇长团团员创新创业项目纳入1亿元天使(人才)专项资金和3000万元天使梦想基金支持范围,各地专门为科技镇长团团员建立了创业创新基地,以“总部+孵化基地”运行模式管理,形成“筑巢引凤”效应。

“硬环境焕然一新,软环境脱胎换骨。”第十批科技镇长团广陵团团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盖登宇这样形容扬州的发展环境。2015年,他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下海”在广陵创业,主要生产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镁合金铸造阻燃材料,企业从注册到投产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我深深地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他说。

十年来,科技镇长团撒下了一颗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扬州“开花结果”。目前,57名科技镇长团团员在扬州落户65个创业项目,带动直接投资超过1.89亿元。

聚力“双招双引” 推动产业人才互动互融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7月20日,全省第十二、十三批科技镇长团轮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宁召开,第十二批仪征科技镇长团团长、扬州大学社合处处长尤玉军发言,短短千字,蕴含着一个产业与一批人的“十年约定”。

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占扬州半壁江山。尤玉军到了基层,第一件事就是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对接需求,理清当地有什么、缺什么,自己有什么、能干什么。

在历任团员们的不懈努力下,仪征科技镇长团共引进抬头显示器、360高清环视、汽车电子水泵等21个汽车电子项目,推动仪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企从2家增加到42家,产业产值不断攀升。

“离任不离心。顶尖人才项目集聚带来的‘洼地效应’要有持续性,芮筱亭院士项目我会继续跟进。”前不久,市开发区科技镇长团团长徐美华在扬挂职期满,临行前,她的一番肺腑之言令人动容。

近年来,市开发区科技镇长团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先后招引王立军、都有为两个院士团队及25名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落户,为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埋下“伏笔”。目前,王立军院士团队创立的扬州扬芯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与扬力、扬锻、亚威等多家龙头企业形成深度合作,为扬州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增“智”提“技”提供助力。

第九、十批科技镇长团宝应团副团长、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系主任沈岳,推动中国鲁垛乱针绣文化产业园与南通大学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帮助宝应找准差异化发展的发力点;第五、六、七批科技镇长团邗江团副团长、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李滨,促成邗江区和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共建智能装备科技园,邗江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迈入新阶段……

十年来,扬州科技镇长团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助推产才深度融合发展,帮助引进省“双创计划”双创团队23个、双创人才359人和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人,帮助企业申报、立项省级以上科技人才项目资助471项、获财政资助7.2亿元,扬州新兴产业谋篇布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及传统产业弯道超车的步伐铿锵有力。

全省首创新机制 让“请来的专家”成为“自家的干部”

如何让科技镇长团机制好上加好,让基层获得更充沛的智力支持?扬州在全省首创“团+组”(科技镇长团+产才对接专家组)工作机制,打破了团员挂职的区域限制,按照专业特长细分“再组”,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发挥人才最优价值。

“我们围绕扬州重点培育的‘323+1’产业集群,建立了7个产才对接专家组,将扬州团员的自身和身后优势与各县(市、区)企业及产业需求进行有效互联,全市‘一盘棋’进行资源对接。”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事实证明,该机制使企业需求解决得更快,高校资源辐射得更广,团员施展才华的积极性更高。

今年8月,“团+组”工作机制再次深化——科技镇长团产才对接云平台正式上线,科技成果信息、企业需求信息和人才政策发布信息“云”集成,实现产才精准对接、资源高效整合、政策红利释放,彻底打破了团员区域和任期双限制。

“一根网线将‘流水的兵’变成了‘铁打的营盘’。”国充充电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树春深有体会地说,前不久,公司发布技术需求,科技镇长团团员、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红波线上“接单”,很快促成与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粟梅教授团队达成柔性合作。现在,公司掌握了储能电站及高性能电源装置最新核心技术。

8月10日,邗江在上海设立的科技镇长团“智汇邗江”工作站开展“精英集聚、精彩邗江”项目路演,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行业专家、邗江在沪乡贤,与扬力、罗思韦尔、奥力威等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达成意向合作8项。未来,以上海工作站为起点,邗江科技镇长团将打造“云平台-工作站-双创基地”链式聚才新机制,进一步开拓科技镇长团引才聚才工作新局面。

“挂职,既要‘挂帅’,更要‘挂责’‘挂事’。”挂职前,第十批科技镇长团团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吕晓东提前来扬州高新区“探路”,他感叹说,根据个人专业特长、区镇产业特色科学安排岗位,既能帮助团员一展身手,又能迅速打开基层工作局面。

“科技镇长团团员是扬州‘请来的专家’,也是我们‘自家的干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扬州始终坚持严管与激励并重,积极做好团员选派、服务、管理、激励等工作,不断提升和完善党支部建设、财务制度、纪律规范和“双集中”制度,并将他们纳入“绿扬英才卡”服务范围等。“制度‘引路’、管理‘指路’、服务‘铺路’,全面激活了科技镇长团‘创新因子’。如今,科技镇长团已经成为派出单位发现、培养、使用干部和人才的重要‘试验场’和‘练兵场’,受到普遍欢迎。”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