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要有大项目支撑。图为中航宝胜公司生产的45千米大长度光电复合海缆起航交付。
记者 宗合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说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元春言语间豪情满怀。
“不需要时感觉不到,需要时就在你身旁。”苏州工业园区原管委会副主任韩江纵论苏州工业园区26年的一路疾驰,直言“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这是一场新思想、新理念的洗涤,一场新格局、新视野的拓展。两场讲座,主题不一,却殊途同归:如何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听了这两场讲座,更加坚定了与会者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但天平正在向中国倾斜。“疫情给了我们一个战略调整的契机。从出口来看,我国8月份增速11.6%,1-8月份正增长0.7%,中国经济迅速率先复苏,明年势必恢复正常。”刘元春说。
市财政局局长朱柏兴表示,越是困难越要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他表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发力,使财政资金对经济总量和结构产生实质性的提振和优化效果。“下半年,把增、减、调、换、争这五字诀念好,把‘六稳六保’工作做扎实,今年的发展基本面肯定是总体向好。”
市商务局局长苏爱根认为,新国际环境倒逼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政策,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进内外经济融合发展。“我们将重点围绕双循环结合部,疏通难点、堵点环节,加快内外贸融合,发展内外循环双轮驱动发展。此外,要持续提升扬州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推动上市企业、工业百强企业、出口百强企业大胆‘走出去’;推动外资企业本土化,让它们扎根扬州、服务全球,提高我市产业链供应的国际化水平。”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既然产业集聚度全国领先,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建设也要全面领跑。”邗江区委常委、扬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叶华生表示,高新区将借助国家经济复苏向好的机遇,抢抓新政策风口,响应新经济、新消费、新基建的浪潮,推动机床、机器人“双机”联动,加快形成系统性更强、集成度更高的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主攻创新药、生物药和高端制剂,发展体外诊断、基因检测、互联网医疗等前沿技术,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药物研发基础、大分子生物药制造高地。
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这个循环要畅通起来,迫切要求供给体系和国内需求要更加适配。刘元春认为,这些要求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
“‘二次创业’为什么?园区是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创新’升级的主阵地,我们要把扬州开发园区的‘二次创业’、‘二次振兴’战略,放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去领悟。”广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戴维宝表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制造”的源头、“中国智造”的主力、“中国创新”的核心,承载着推进“大循环”、“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历史使命。
戴维宝透露,今年以来,广陵经济开发区以“北优南拓”战略为引领,在南部22平方公里土地上拟打造10个分别占地1平方公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00亿元的点状式“产业社区”。每一个产业社区有一个鲜明的主导产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领军企业,产业都是契合国内需求、国际需要、市场前景光明、应用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根主线,我们在抢抓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广阔市场和光伏行业平价上网的利好机遇,把光储充产业作为开发区的特色主导产业。”高邮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陆炜介绍,园区聘请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对7700亩地块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划分为光伏、储能、充电三大板块,通过引进央企、上市公司入驻,用优质企业打造优质产品、提升“替代能力”,提高“扬州造”的国际竞争能力。
“大到国与国、小到企业与企业,竞争靠的是硬实力,是关键核心技术。”维扬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马九圣介绍,园区如今坚持一个“特”字走路,就是培育壮大汽车电子和半导体两大主导产业。“目前,我们引进了台湾京元封测、上海伟测半导体测试,连同现有的扬杰电子、罗思韦尔、李尔汽车等一批关键企业,通过政策杠杆,激励他们在‘卡脖子’关键技术上寻求突破,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
让亲商理念深入骨髓,变“优惠政策引资”为“安全发展引资”
10月13日,苏州工业园区一个新上项目同步拿到了“四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正式开启了“拿地即开工”的时代。这是中国开发园区领头羊——苏州工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新高度。
大学毕业便一脚踏入苏州工业园区的韩江,堪称这座园区的“活字典”。在昨天的讲座中,他有两句话引发大家注意:“小政府、大社会、强市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二次创业’靠什么?”宝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苗培俊说,在优惠政策“大同小异”、通平条件“几乎雷同”的条件下,拿什么让投资商“青睐”你?答案是靠服务,看我们有没有拿投资商当“自己人”、当社会利益“共同体”。
“九通一平的土地、厂房、楼宇,是产品。投资促进局是销售部门,卖出产品很重要,但售后服务更重要。”省级杭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金勇非常认同韩江的“产品销售说”。他说,学习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当务之急是学习他们的服务意识。营商环境1.0阶段,他们将“管理”转变到“服务”,2.0阶段是帮助企业全链条解决问题,3.0阶段是构建“围绕一个特色产业、制定一个产业规划、建设一个功能区、组建一家国资公司、设立一支发展基金、成立一个专业服务机构”。“这‘六个一’对我们的启发太大了。杭集高新区将建立服务专班和‘一企一策’机制,设立总规模不小于2000万元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转型扶持资金,差别化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让“亲商理念”深入到骨髓,这是许多开发园区同志听完讲座后的共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过去讲亲商、安商、富商,往往停留在服务周到、精神安抚、鼓励发展层面。今天来看,升级版的“亲商”是给投资者一个诚信的社会承诺,一种满足不同需求的全方位服务;是给投资者一个可以预期的投资回报,一个综合商务成本低、成长前景明朗的投资信心;是给投资者一个透明的、可以预见的政策判断,一个稳定的、有安全感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