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九峰园效果图。
《扬州画舫录》中描绘的九峰园。 资料图片
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清代扬州,盐商云集,以园为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园林文化遗产。其中,位列清代扬州“八大名园”之一的九峰园,将园林文化发挥至极致,并由乾隆赐名题诗。可惜的是,后来名园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如今只留其名,不见踪迹。记者昨从相关部门获悉,扬州将斥资2亿重建九峰园,本月正式动工,明年年底竣工,让世人再睹名园风采。
■记者 王鑫
历史渊源
位列清代扬州“八大名园”
在清代扬州盐商所兴建的数百处私人宅园中,流传至今的个园等,已成为扬州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但是,不少盐商园林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倾圮,废而不存,成为一种遗憾。其中就有清代“八大名园”之一的九峰园。
九峰园原位于城南,在现在的荷花池公园东南侧,南临大运河,隔岸与文峰寺塔相对。康熙年间,与马园、卞园、员园、贺园、冶春园、郑御史园、筱园并称当时的扬州“八大名园”,清代诸多文献中均有所记载。九峰园原名“南园”,由盐商汪玉枢的父辈所建。而将这座园林推向鼎盛的是汪玉枢的次子汪长馨。汪长馨接手园子后,增其旧制,将附近的九莲庵故址纳入园中,建有深柳读书堂、谷雨轩、风漪阁等景观。
《平山堂图志》载:“隔岸文峰寺有塔,俗称文笔,故称南池为砚池。汪氏因于南园题曰砚池染翰。”在《扬州画舫录》中,还有一张“砚池染翰”的图片。图中可见,南园择址城角,面水而设。“大门临河,左右子舍各五间,水有群舸系舟,陆有木寨系马。门内三楹,设散金绿油屏风。左有长塘亩许种荷芰,沿堤芙蓉称最,极东小屋虚廊在丛竹间更幽邃。”
176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时来到南园,看到汪长馨购置在园中的九尊太湖石,赐名“九峰园”,并题御诗《题九峰园》。这个秀美精致的扬州私家园林,也平添了几分清朝皇家气象。
文化背景
与曹寅沈复米芾等名家都有关联
清代的扬州盐商不仅财力丰厚,而且文化层次不低。从南园到九峰园,这里一直都是文人雅集之地。汪玉枢自己就是邗江吟社的重要成员,他的子孙中也有不少人能和文人雅士们对诗吟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曾来过南园。《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曾在1783年游览过这里,并对九峰园评价极高。
九峰园以假山见长,其中以一尊太湖石为最。“其洞穴大可蛇行,小者仅容蚁聚,名曰玉玲珑,又名一品石。”清代学者赵翼在《题扬州九峰园》写道:“九峰园中一品石,八十一窍透寒碧。传是老颠(米芾)昔所遗,其余八峰亦奇辟。”如此一来,这块假山石和大书法家米芾也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因为有这么多名人“加持”,九峰园一度成为文人墨客们争相瞻游之地,诗文酒会喧极一时,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联经典。其中,九峰园秋禊,承接了从虹桥修禊到冶春诗社的过渡。当代学者高政锐在《九峰园修禊与十八世纪末叶扬州文学生态》一文中指出:“虹桥修禊是扬州文坛兴盛的标志,九峰园秋禊是扬州文坛由衰而盛的转折点,它使扬州文学生态得以重续。”
可惜的是,这样一所名园,在清嘉庆之后,林园渐圮;咸丰年间,废而不存。
现代重建
斥资2亿重建九峰园
文旅融为一体
如今,这所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清代名园即将重现。据悉,江苏龙腾坤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斥资2亿,将在江都区异址重建九峰园,并与扬州艺术馆融为一体,成为文旅融合的园林胜景。
扬州艺术馆馆长梁明院介绍,新建九峰园位于艺术馆西侧,占地28亩。“最终选定九峰园,首先考虑的是园林的历史价值。其位列清代扬州‘八大名园’,还有乾隆皇帝的赐名题诗等,这些都是其他园林没有的‘待遇’。同时九峰园本身的文化含义也极为丰富,《扬州画舫录》中保存有九峰园的图片,新建有图可依。”
负责重建九峰园的是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该院副院长季文斌告诉记者,接到这个任务后院方非常重视。他们将最大程度继承扬州园林的造园匠心,恢复九峰园“砚池染翰”“御书楼”“深柳读书堂”“谷雨轩”“澄空宇”“风漪阁”“一片南湖”等胜景,尽最大努力复其原貌。
当初园中著名的“九峰”(九块太湖石)如今已难寻踪迹,该如何再现?季文斌说,新建的九峰园内肯定会有“九峰”。“当然,在短时间内很难搜集到九块奇石。好在园林建设本就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会先放九块石头,以后有更合适的再进行替换。”
“新建的九峰园将和现在的扬州艺术馆相连,进行互动。”梁明院介绍,九峰园建成后,不仅是市民休闲观光、抚今怀古的新景观,还将作为扬州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文化沙龙、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方式,将园林景观与诗词、书画、国学、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再现“九峰园秋禊”盛况,为园林注入文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