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到夏天,屋后的桑树果熟了,我们就爬到树上摘桑果,坐在树上吃,吃得嘴巴和脸上黑乎乎的……”
“小时候,每年都能吃到自家的苹果、枇杷、杏子……”
“小时候,我们到房后的坟地玩,有点害怕,就爬到这棵树上玩……”
……
关于小时候,张涵的记忆中有说不完的“草木情结”。对他而言,房前屋后以及院子里的300多棵树,每一棵都是一件件往事。柿子树上百年,石楠近百年,桑树七八十年,桂花四十年……这些树木陪伴四代人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
1
仪征农家
四代人
延续百年草木情
张涵的家,在仪征马集镇秦桥村中心组。
家里,有超过百年的柿子树,近百年的石楠,七八十年的桑树、中国柳杉、刺槐,四十年的泡桐、桂花,二十年和十多年的香樟等。“这些树,有的是我曾祖父栽的,有的是我爷爷栽的,有的是我父亲栽的,有的是我和弟弟栽的。”
从张涵的曾祖父到张涵,张姓农家四代人百年来一直在传承着属于他们的“草木情”。“特别是我父亲,尤其喜欢栽树。”
71岁的张学宝,张涵的父亲,张家的主人。“我们家,从我爷爷开始,都喜欢栽树,特别是我父亲,尤其喜欢栽树。”
张学宝的父亲名叫张文龙。“你知道的,过去不像现在出门车来车去,那都是靠步行。我父亲有时候去龙河赶集,回来时就会带一棵两棵小树苗,栽到房前或屋后。”
2
百年树木
养鸽世家
常趁切磋养鸽带回树苗
除了赶集带回树苗,张文龙还经常趁着切磋养鸽子经验的机会,带回些树苗。
原来,张家还是养鸽世家。“上世纪20年代,我爷爷去镇江打猎,随身带着一只鸽子,到了镇江,就把鸽子一放,鸽子就飞回家‘报平安’(那时候,兵荒马乱的,出门家人都担心着呢)。”张学宝说。
因为父亲也爱养鸽子,张学宝从15岁起也养上了鸽子,这一养就是50多个年头。“不是去年一场传染病,鸽子都有100多只呢。”
张学宝还记得,菜园子里的一棵中国柳杉,树苗就是父亲交流养鸽子经验时带回来的,至今已有七八十年的树龄了。“虽然喜欢栽树,但有些树他却不认得。”张学宝说,像这棵中国柳杉,我问他是什么树,问得他不耐烦了,就扔下一句“东北树”,“可能父亲认为,这种树一年四季常绿,即使在东北也能生长。”
张学宝说,他家树龄最大的是一棵柿子树,“是我爷爷栽的,现在已经有上百年了。”
这棵柿子树,在整修沟壑时,将树干埋进去了80厘米。“开始还担心有影响,但后来长好了,到现在每年都结很多柿子,附近很多人都吃过我家柿子。柿子是老品种,(果子)尖尖的。”
3
镇家之宝
二三十年前
有人出五千块想买
张家堂屋门前院中,有两棵树,一棵是石楠,它现在是张家的“镇家之宝”;一棵白果树,也就是银杏,“这原本是一棵雄树,20年前,因为想卖白果,我们嫁接了雌树。”
这棵石楠树地径有40厘米,距离地面1米的树干直径则近30厘米。
“上世纪90年代,有一天,一个人到我家,看了一眼石楠树,问我五千块卖不卖,我当场就回绝了。”张学宝说,“我们家只兴栽树,不兴卖树,从我爷爷到我孩子,四代人没卖过一棵花木。”
实际上,诱惑一直在进行中。张涵说,10年前,有一个搞地产的到他家,开价五万元要买石楠树。
张涵后来咨询了相关专家,这么大的石楠树,不仅扬州,就在江苏也是比较少见的。
张学宝说,家里近百年的石楠,七八十年的桑树、中国柳杉、刺槐、皂角树以及四十多年的泡桐树,都是他父亲栽种的。
“桑树,我小时候吃过它的桑果,我孩子也吃过它的桑果;泡桐树过去我们叫焦裕禄树,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学焦裕禄,我家的泡桐树就是那时栽的;皂角树,过去我们用它的果实作肥皂用……”
“其实,我父亲栽的树还有很多。”张学宝说,他家房子后面原本有一片林子,里面有栗树、黄梨木等,“都是我父亲栽的,可惜后来农田平整时破坏掉了。”
4
代代传承
房前屋后300多棵,会一代一代栽下去
跟父亲一样,张学宝喜欢栽树,“看到房前屋后哪里有空地了,第一想到的就是栽树。”
院子外,几棵四十多年的桂花树,两棵二十多年的香樟树,以及院子里的杜鹃、茶梅,菜地里的龙柏、玉兰、杏树、枇杷树、石楠、杨梅、苹果树……都是他栽的,“统共有300多棵吧。”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养花,如兰花、蟹爪兰、四季茉莉等。为了照顾这些花,他还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个小花房。
张学宝说,他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要栽树,“我就是喜欢栽树养花,可能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吧。”
实际上,这种“影响”也传给了张学宝的孩子。张涵说,他和兄弟对小时候的记忆,很多都是与树相关。
张家房后的10棵香樟树,就是张涵栽种的。“2000年,有一天去扬州玩,在石油山庄那里,看见有香樟树,当时我就想,我们家好像四季常绿的树不多,因此就从地上捡了一些果子,回来后撒在菜园子里,没想到都出苗了,苗长大到10多厘米高的时候,就移栽到房子后面来了。”
如今,这10棵香樟树也都长到了10多厘米粗。
张涵说,张家的树,他们会一代一代传下去,还会一代一代不断栽树。
记者向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