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康乐社区举办“啃秋”活动小朋友们用西瓜刻出“立秋”字样 董辉贾春摄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日21时31分将迎来“立秋”节气,我国民间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一夏无病三分虚”,从养生角度来说,经过苦夏的煎熬,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所以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此外,如何“贴秋膘”养生却不增重呢?本报教你5种正确“贴秋膘”法。
贴秋膘的由来
立秋日,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就开始萌发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 ”,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各地“贴秋膘”习俗
从唐宋时起,我国民间就有在立秋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据说可以一秋防痢疾。现在我国各地立秋习俗也不相同。
扬州
立秋称人、“啃秋”
记者采访我市著名民俗专家了解到,扬州民间有“啃秋”、“咬秋”、“贴秋膘”等民俗。 立秋这天,老扬州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没什么胃口,要瘦掉一些。立秋后,人们胃口渐渐转好。“贴秋膘”,也称“抢秋膘”,即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
扬州人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寓意炎炎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据说,“咬秋”可以不生秋痱子。立秋这一刻,把西瓜削下来分了吃,寓意从夏季转入了秋季。“民间有种说法,称‘啃秋’能把平时食入体内的猪毛等消化掉。”
北京
立秋要“贴秋膘”
根据老北京习俗,立秋这天要多吃肉“贴秋膘”,家家要炖肉,或者炖鸡、炖鸭等。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很讲究。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切成方块的肉放入锅内,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料包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山东
立秋包饺子
在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天津等地也流行“咬秋”,但“咬秋”咬的是西瓜,和江南地区的“啃秋”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盐城
立秋“摸秋”
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义乌
立秋服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义乌就有在立秋的时候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
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五种“贴秋膘”法养生却不增重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秋季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番茄等。
专家根据现代营养学的概念,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却不会明显增重的“贴秋膘”法,不妨一试。
★秋冬适当饮浓汤又暖和,又能进补,但如果是本身有代谢综合征的人,不管体重高低,都应该主动喝去脂的清汤。
★食用红枣、桂圆、小米粥这类进补佳品,但糖尿病人和肥胖者不宜。
★坚果营养丰富,黑芝麻、核桃、花生也都是很适宜的营养补充品,熬粥时放点最佳,但如果血脂、血糖偏高,就不宜食用。
★红薯虽然是粗粮,但不适宜糖尿病人群。山药健脾补肾之余,还能替代一部分主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合适。
★饮食中优选蛋白质,优质蛋白低脂肪最佳,其中豆制品和海鲜制品都是好选择。
本报综合